第142章 河東士族(第2/2頁)

首先,是隋王朝輕視儒學,廢除山東士族賴以生存的九品中正,使山東士族普遍心懷不滿,很大一部分有名望的儒者專注於文學教育而不願從政。

其次,發生在數十年前的河陰之變,爾朱榮將北魏朝廷中的山東士族屠殺殆盡,使山東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創,數十年都未能恢復元氣。

而除以上兩個原因之外,最關鍵的原因卻是隋王朝是北周的延續,由宇文泰的關隴勢力建立,而山東士族主要效力於高歡的北齊,楊堅得位不正,他需要開國功臣和關隴貴族的支持,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員都來自於這兩大勢力,尤其軍隊幾乎都被這兩大勢力所控制。

皇帝楊堅的不信任,關隴貴族的排擠,幾乎使山東和河東士族在朝廷中無立錐之地,只能通過九品中正的延續,廣泛分布於地方官府中。

楊堅在這幾年已經認識到中興世家與關隴貴族的潛在威脅,開始有意識的扶持河東和山東士族對抗中興世家和關隴貴族,裴世矩和王通能夠身居高位便是得益於此。但山東和河東士族在朝中的勢力還是很微弱,像範陽盧氏、博陵崔氏這樣名揚天下的儒家大族,基本上都沒有出任朝廷高官。

王通走下馬車,裴世矩已經迎了出來,前者只比後者小了七八歲,但嚴格算起來裴世矩還是他的舅父,彼此之間自然是朝中最大的盟友。

“小甥參見舅父!”

王通深施一禮,裴世矩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今天會來,正等著你呢!”

王通笑著說道:“舅父可是準備了好茶。”

“那是自然。”裴世矩指著右邊巷子口幾個人影,皺眉說道:“好像有宵小之裴跟蹤你!”

王通向那幾個可疑人看了看,冷笑一聲道:“自我今天將楊熊那兇徒抓進了京兆尹大牢之後,便有人一直在監視我的行蹤,估計是楊素、賀若錦,亦或是邱瑞派來的人,不用理會他們。”

裴世矩將王通請到書房,侍女給他們上了茶,裴世矩有些急不可耐問道:“大運酒樓的慘案是怎麽回事,快給我說一說。”

裴世矩自然也聽說了下午大運酒樓之事,大吃一驚之余,自然也比較關注。

王通歉然道:“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便先將此事稟報舅父的,但時間比較緊張,我理清案情之後便進宮給陛下進行匯報,剛剛才出宮,我便直接來了你這裏。”

接下來,王通便將下午的慘案詳詳細細說了一遍,裴世矩眯起眼睛細聽,不斷推敲這裏面可能出現的漏洞,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比楊素、賀若弼、邱瑞更容易的看出這件事是王君臨的主動出擊,只是這種手段著實讓他這樣的文官嚇了一跳。

王通因為與王君臨沒有什麽交集,所以並不是很清楚三個月前發生在沙州的事情,所以他此時聽了裴世矩的判斷之後,更是一臉不可思議和難以置信。

“毒將之名,果然名不虛傳,此等手段實在是太過……詭異和讓人恐懼了。”王通心中莫名的對王君臨生出了一些驚懼。

裴世矩突然說道:“你不認為這是我們河東和山東士族崛起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嗎?”

王通眼睛猛的瞪大,有懾人的精光閃動,半響之後,徹底想明白了一些事情,點了點頭,但緊接著眉頭蹙了起來,說道:“我們河東士族還好一些,山東士族至今還極為反感朝廷,這其中的根子還是在於中興世家和關隴貴族對山東、河東士族的排斥,如今天下五姓七望,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又有幾個在大隋中任高官?你我兩家不算,反而是渤海高氏、京兆韋氏這兩個次姓世家得以重用,皇帝雖然已經開始打壓中興世家和關隴貴族,但他在平楊諒時對山東士族打擊太狠,所以山東士族都不領他的情。而山東那幾個大士族的老頑固若是不出力,光是你我兩家風險還是太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