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對唐國開戰(第2/2頁)

不過,因為關中地形特殊,東邊和西邊分別被潼關城和黑風關城給擋住了,要想入關中,便要攻破這兩座門戶一般的雄關。

這等雄關地勢險要,再加上唐國這幾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兵力,將這兩座雄關已經打造成了鐵關,城墻高足足有近十丈不說,不管是城墻的厚度,還是城門的厚度,都已經不是炸藥能夠輕易炸開的。

而且,城內各自駐守足足十萬人馬,都有守城經驗豐富、獨擋一面的大將駐守。

但同樣的,因為唐國對這兩座雄關寄予了厚望,若是大安國大軍能夠攻破,對唐國上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特別是軍隊士氣軍心肯定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相比東路的秦瓊和西路徐世績兩路人馬一開始便遇上雄關,南邊的李靖攻打洛陽一帶便就不同了。

在李靖的親自指揮下,依靠各種犀利的攻城武器,和之前安全府、軍情府清晰完備的情報支持,十三天之內,李靖和尉遲敬德、陸寒統領大軍連破唐國洛陽南邊一線這兩三年內修建的七個軍寨、三個縣城,大軍直接攻到了洛陽城下,將洛陽城東、西、南三面圍住,開始對洛陽城進行攻擊。

不得不說的是,相比兩年前攻打南邊的梁國,有近半城池直接投降或者被安全府和軍情府的人裏應外和攻破,唐國被李靖攻破的這七個軍寨和三個縣城中,只有一個縣城在兵臨城下之後直接開門投降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安國無往而不利的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在對唐國取得的效果大打折扣。

這與李世民早在多年前便認識到了這一點,采取了大量措施進行反制有關。

比如,李世民在兵變謀反掌權之後,不等立國稱帝,首先下令對境內的小雨劇院和武林公會進行剿殺,甚至將玻璃商行等大安國出口的商品都進行了取締。

而且,戰爭從一開始,李世民統領唐國上下便將自己的軍隊的戰力看得很清楚,定下了以守為主的大戰略,依靠城池和軍寨消耗大安國的兵力,延長戰爭的時間,從而加大大安國糧草供應的負擔。

然後,便是等待被李世民和一號傀儡寄予厚望的蕭瑀在關鍵時刻能夠在大安國南邊的南詔族搞事情,尋找戰勝大安國的機會。

………

………

除了李靖帶領的南路大軍之外,西路大軍徐世績也沒有老老實實的攻打黑風關,而是讓上官虎盯著黑風關的同時,徐世績將他麾下瓦崗軍團五萬精兵分成五路,走山路在黑風關後面一路掃蕩,將所有村鎮占領,還攻下了兩個軍寨,算是斷了黑風關通往陳倉的後路。

徐世績的這種戰法其實和五年前王君臨帶領遠東軍團分三路攻打河東和關中那次時相似,當時上官虎等人在侯君集死守的隴關面前久攻不下,張天岡便帶領三千特戰隊高手翻山越嶺,在如今黑風關城所在斷了隴關的後路,足足死守了三個多月,致使隴關糧草不濟,才最終使隴關被攻破。

不過,有了五年前隴關被攻破的經驗教訓,唐國這邊豈能沒有防備,這幾年早已在黑風關囤積了大量糧草,完全可以供黑風關城中十萬人馬吃上一年之久。

這一點,徐世績早已通過軍情府的探子得知,但他依然采用同樣的戰術,卻是有不同的考慮。

上官虎接到徐世績的命令是不求能夠攻下黑風關,只求他將黑風關盯死了,只要黑風關的人敢出來野戰,一定要將其打回去。

而徐世績在帶領瓦崗軍團斷了黑風關的後路之後,並沒有和上官虎合兵一處,去攻打黑風關,而是留下了一萬人馬繼續駐守黑風關與陳倉之間的軍寨、村鎮,繼續阻斷陳倉到黑風關的道路,而他帶領四萬瓦崗軍團的主力直接往東邊去攻打陳倉縣城去了。

只要攻下陳倉縣城,徐世績便可以直接進入關中,殺入秦嶺八百裏平原,距離長安城也就七百多裏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