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辦報

朝廷辦報不是一個是與不是的問題,而事在說‘是’前,可行性的研究,以及種種舉措都已是在朝堂上認真的商討過了。

譬如說這辦報的錢從何而來,這是一項公益性事業?還是一項盈利性事業?

朝堂諸公商議一致以為,首先這是壟斷性事業,民間的報禁仍是實行,不準放開。

壟斷就是為了保證盈利,以往的通政司的邸抄,都是由民間報房私下發售,因為林延潮當年上諫的事後,這些報房都被殃及池魚,盡數取締了。

但是生意是斷不了,民間報房還是在暗中在做。

現在這官方報紙一出後,朝廷立即下了更嚴格的禁令,不許民間報房經營,等於將這一塊的生意完全由朝廷壟斷起來。

還有就是邸報,邸報之事就是隔一段時間一出,或者是朝堂上有什麽大事,比如官員大規模調動,太子登基等等,會出一個加急版。

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

都察院的‘皇明時報’,就是采取了林延潮當年辦報的經驗,以一旬兩刊這樣固定時間發行。

其實都察院當初命名為‘皇明時報’,其實滿朝官員心底都是不服的,你一個報紙居然冠以國號,這不是三大報紙中以你居首嗎?

但是沒辦法,現在言官的勢力大啊,誰敢不服。

沒有報紙時,就有公論出自於科道之說,現在有了報紙,言官更近一步把持言路。官員們其實對於新事物並不迂腐,當初他們從林延潮上諫時看到了輿論的厲害,所以言官們第一時間要將這利器把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言官們還從林延潮手中學到了‘社論’這個大殺器。

都察院會在每一版的皇明日報上,選一個重要,影響大的朝廷政策,再由資深,筆力雄厚的禦史進行一個社評,向天下官員,士子,解釋朝廷用意何在。

這樣的手段,當然是為了將人心凝成一條繩,也是向天下萬民闡述為政者的思路。

有了這社論,這皇明時報再也不是原來邸抄那樣枯燥無味的時政一覽,而是賦予了報紙的生命。

每個官員都可以從時報的社評中理解思路,並對此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而不是一味的在那裏瞎猜,或者由那些‘見微知著’的人分析給你聽。

都察院的皇明時報,原來即是通政司邸抄的內容,銷路本是不愁,但有了社論後,更是洛陽紙貴。

至於禮部的報紙,則名為‘天理報’。這是禮部官員被都察院‘皇明時報’搶先後,自己選了一個名字。

皇明再厲害又怎麽樣?還不是受命於天?而且這天理二字,又是出自理學‘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

天理報辦報則傾向於教化。

不過別以為叫這個名字,這天理報就是有一堆腐儒在那邊寫酸臭文章,沒有人愛看。

操辦天理報的正是原來燕京時報的主編,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郭正域。

郭正域當年從林延潮那學了很多,深知辦報紙這樣的事,不是自顧自說自己的話,一定要先迎合人心,先有了銷路,然後再慢慢販售自己的思想。

這也就是找準目標客戶。

他主編下天理報的內容,比如宣揚節婦,哪個府哪個縣某某氏為丈夫守節二十幾年,為族裏敬重傳為佳話。

宣揚孝子,哪個府哪個縣某某讀書人為了侍奉親人,辭掉了功名,在家盡孝十幾年。

忠臣,死節,孝悌,故事具體詳實,令人看得動容,甚至潸然淚下。

還別說士大夫們還是就是喜歡看這個,正是古有二十四孝,今有天理報。

故而天理報一出,禮部就攤派地方府縣購買,以驛站傳遞的方式下發,然後省府縣一級一級下去。

對於地方官而言,考績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教化,有了這天理報,如有神器在手。而地方若有什麽孝行,地方官們也會主動往天理報上去報。

於是天理報一辦,引起滿朝喝彩。

而主持此事的郭正域,升戶部郎中。

郭正域雖說是升官了,其實也是調離了他創立的‘天理報’這一塊。原因在於郭正域再度拒絕了申時行對他的招攬。

申時行宰相肚裏能撐船,或者也是看在林延潮的面上,沒有將郭正域貶斥,而是調離了禮部。

而接任主辦天理報是申時行的另一弟子汪可受。這當然就是給禮部尚書沈鯉摻沙子了。

郭正域不說,無論事皇明時報,還是天理報都是一炮兒響,對於翰林院現在而言,則是亞歷山大,林延潮面臨著教會了徒弟,餓死了老師的局面。

得到了徐顯卿支持後,林延潮於翰林院裏商議辦報之事。

辦報之事不同於修大明會典,穆宗實錄,這是一個接觸實務的機會,翰林們都是很有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