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蘆花蕩

林延潮雖身在書院,但於國事家事天下事也是事事關心。

郭正域提出在遼東設布政司之事,在廷議上被打回。據方從哲所言是沈一貫作梗之故。

郭正域也致信於林延潮,雖說沒有明言是誰阻擾,但郭正域於信中感慨,事功之難也!

朝廷因黨爭,多方肘制之局已成,滿朝官員只知相互拆台,而置社稷於不顧。

這麽多年來朝廷成事的少,敗事得多,多少利國利民之策,最後到了廟堂上都被壓下。

如林延潮當初主持的兩淮鹽稅,至今仍在反復。

而原先議定的於倭國封貢之事,又遭清流反對,縱如兵部尚書石星也只能勉強支撐大局。而議定的封貢貿易之事,原先是開放給梅家及魯蘇閩浙商人,結果反被皇室及河南宗室乘勢而入進行壟斷。

他們在朝鮮強買強賣,吃相極為難看,弄得朝鮮烏煙瘴氣,不僅是與之貿易的小西行長這些倭人,甚至連朝鮮人也在抱怨。

明朝死傷近萬將士,花了兩百多萬兩銀子打下的朝鮮之役的勝果,盡都便宜了宗室。

郭正域信中多次有言,若是恩師在閣則斷然不至於如此。林延潮見信不由一嘆,郭正域倒是想得太天真了。

但另一事則不同了,那起源自一本書,此書名為《閨範圖說》。

說得是萬歷十八年,歸德名儒呂坤擔任山西按察使。

期間他采輯了歷史上賢婦烈女的事跡,著成《閨範圖說》一書。

後陳矩出宮時看到了這本書,買了一本帶回宮中。結果鄭貴妃看到此書,於是命人增補了十二人,以東漢明德皇後開篇,鄭貴妃本人終篇,並親自加作了一篇序文,影射東宮儲位之事。

後來鄭貴妃的伯父鄭承恩及兄弟鄭國泰重刻了新版《閨範圖說》,並於京師大街小巷發行。

結果吏科給事中戴士衡上疏彈劾呂坤,言他進《閨範圖說》,意欲結交宮闈,逢迎鄭貴妃,以為立儲之事。

由此事可知呂坤是冤枉的。

但是時人分析,此為吏科給事中戴士衡受人指使之舉。

戴士衡萬歷十七年中進士,然後出任新建知縣,當時張位正在新建老家賦閑。

而這幾年戴士衡官運亨通,從知縣一下子升至吏科給事中,都有張位提攜的影子在其中。

張位在閣主事與吏部極為不睦,他與孫丕揚間可以用宿怨來形容。

孫丕揚去年接替陳有年為吏部尚書後,大舉改革。

當時滿朝上下對孫丕揚都很認可,認為他除了有些‘軸’外,絕對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由他來擔任吏部尚書,可以革除吏部的積弊。

而孫丕揚也確實如滿朝文武上下所期望的那樣,他至吏部後公正嚴明,不徇私情,史稱‘挺勁不撓,百官不敢以私幹者’。

為了杜絕請托之風,孫丕揚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選官辦法,那就是創“掣簽法”。

此法說白了也就是抽簽法!

一切大選急選官員,全部由抽簽決定,如此可以徹底杜絕請托。

此舉一出滿朝上下無不稱為公允,但是卻惹怒了內閣。

避免幹擾?杜絕請托?你這不是明白著指著和尚罵禿子,說得就是咱們內閣幹涉你們吏部的人事權嗎?

萬歷野獲編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段子。

說得是官場上避道,官員路上轎子碰到了,級別低的官員要避級別高的官員。

當時六部官員碰到了內閣大學士都要避道,唯獨吏部尚書不用。到了嚴嵩時,內閣勢重,所以吏部尚書也要避道,一直到了申時行為內閣大學士時,吏部尚書都要避宰相。

而到了愛搞事的陸光祖任吏部尚書時,當時內閣大學士是王家屏。

陸光祖讓人事先探明內閣大學士坐轎的路線,然後迂回於道上不與內閣大學士相遇,用此來避免閣部爭禮。

而到了張位與孫丕揚分任閣臣太宰時事情就來了。孫丕揚原來也是效仿陸光祖故意繞開內閣大學士的轎子。

但是有一次不小心兩個人的轎子在路上碰到了,於是孫丕揚下轎於道旁作揖,還是盡了禮數。

結果張位看見了卻裝著沒看見,拿著扇子掩面而去。於是兩邊撕破臉,大家公然交惡了。

呂坤與吏部尚書孫丕揚又是極為交好,稱其為大賢,將他與郭正域並稱。

戴士衡彈劾呂坤,即是鏟除孫丕揚的臂助。這其實是張位與孫丕揚兩位大佬在幕後較量,更深一步說就是內閣與吏部之爭。

但是事情並沒有朝想象中的發展,此事橫生出枝節來。

戴士衡彈劾呂坤,此事牽涉到鄭貴妃,連同給鄭貴妃出書的鄭承恩,鄭國泰受到牽連,一日他們在路上走著,結果被一群義憤填膺的太學生們給揍了一頓,如此事情就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