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潮流(第2/3頁)

聯姻李解這種事情,他蔡美不是不想做,而是要把握分寸。到新編義士這個程度,就足夠了。

再深入,鬼知道李解會不會咬人。

作為一個少年成年的老江湖,蔡美對李解的實力,有著更加清醒直觀的認知。

先不說陳蔡衛鄭這種二流小強,就是吳楚這樣的列強,又有什麽資格抗衡李解麾下的精銳?

鱷人的戰力真的逆天到哪裏去了嗎?不存在的事情。

而是在戰爭之間事情上,列國都沒辦法跟李解拼消耗,即便是新編義士,五支新軍從保證披甲率到保證人人帶弓,才用了半年都不到。

新蔡駐軍的軍械庫,甲具庫存數量之多,蔡國歷代國君都沒有做到過。要是歷代蔡國國君中,有哪位搞來這麽多甲具,早幾百年就弄死徐國、楚國,還至於讓他蔡美這個後輩,如此的狼狽、卑微?

有些事情,不深刻感受一下,真的是差了千裏萬裏。

蔡美除了跟“逃跑大夫”雲軫甪詳談過,也跟孫女婿陳安交流過,得出了一個結論,新編義士只有一條路跟李解走到黑,背叛成本之高,收益之低,不可想象。

凡是跟著李解混的人,大多數都是把列國貴族往死裏得罪。

老夫子清楚得很,這些家夥,即便有人背叛李解,數量也不會太多。此事,跟忠誠關系都不大。

李解現在提供的舞台,是全新的,是不同於列國的,是不同於世卿世祿的。

“曾子,淮中城有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嗨……是!”

隨國上大夫額頭上冒著汗,雙手交疊在前,然後頭冠著地,頂著手背,行了個大禮,“善,多謝蔡子提醒。”

“蔡、隨皆弱,此事,我等老邁,不必太過介懷。倘使當真列國會盟討伐,淮水伯敗於天下諸侯,你我……”蔡美伸手在曾善和自己之間比劃了兩下,“亦不必憂慮生死存續。”

話聽著不對味兒,但曾善借著這話,深入地想了想,反過來講,要是李解把天下諸侯幹翻了呢?

想到這裏,曾善心頭更是有一股驚悚的感覺。

如果李解真的有“一統天下”之心,那周天子算個屁啊。

再深入地思索一番,曾善覺得給蔡美這個面子,絕對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

“不錯,隨國弱小,豈能左右列強。”

像是回應,也像是給自己一個理由,曾善說罷,心中就有了計較。

返回隨國之後,他就要繼續跟淮水伯府合作,不但要合作,還要深入合作。

真有中原列國討伐李解這種事情發生,到時候隨國憑借幾百年的香火情,照樣可以用“含姬量”很高,但身體老邁力不從心來推諉甩鍋,保存隨國一條小命,還是不成問題的。

可要是李解反殺,那又是另外一個說法,他們隨國的公主,可是在淮水伯那裏暖被窩呢。

恍惚間,曾善突然覺得,蔡芙這個蔡國公主,說不定就是故意弄成沒名沒分的。

勝敗都有回轉的余地,丟的臉面,是國家的,是國君的。

但好處,是自己的,是家族的。

這才是天理啊!

辭別蔡美之後,隨國上大夫曾善,又急急忙忙地返回隨國,一把年紀還在外奔波,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年的“抗楚先鋒”,現在早就不行了。

沒有了姬家的支持,這“抗楚先鋒”,也早就變得跟楚國有來有往,不然沒辦法生存。

這一次又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李解在淮中城搞什麽“花甲宴”,但一張考試大綱放出來,曾善只要算一筆賬,就知道這一回李解至少要收錄五百左右考試合格的人。

淮水伯府實際上總的用人缺口,絕對在千人以上,也就是說,這五百人,肯定是要擇重選用的。

不出意外,就是實權官吏職位。

曾善是既害怕又欣喜,但深入思量之後,又只能喟然一嘆。

害怕是因為李解隨便搞搞,就能弄來五百精英。聽上去不多,但讓隨國來安排五百精英,隨國還真沒那個實力,完全消化不了。

講白了就是廟太小,供不了那麽多香火。

至於欣喜,是因為隨國跟李解接觸相對和諧,公主的“陪嫁”中,還是有不少人可以沾光的。

有隨國人在淮水伯府拿薪水,這就是多了門路,多了關系啊。

只可惜,隨國還是太弱太小,沒有太多的人可以拿出來揮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早就進入淮水伯府體系的家夥們吃到這一次的“分紅”。

不錯,這就是“分紅”。

也是魏羽、胥飛之流分外狂喜的原因。

看似公平公正的考試,留給“外人”的余地,其實並不太多。

首先一個月內掌握“漢字”,這種人不是沒有,但數量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