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各忙各的(第3/3頁)

但這年頭,二十抽一、十抽一、十抽四都是正常的,所以對很多楚國境內的地方世族馬甲商隊來說,就顯得不怎麽起眼。

同時對令尹鬥皇來說,“估賣法”減輕了很大的統計壓力,基本就是集中在通商口岸交易,而且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在交易徹底完成之後,再去抽稅。

在交易之初,就能提前抽稅,然後發放完稅憑證,類似商人之間的“玉簡”,接下來就是任由商隊出關。

又或者就是從淮中城進口大量白紙,因為白紙非常昂貴,用來制作完稅憑證,相當的完美,加上又書寫便利,只要做好備份,就能根據存档,來追查當時負責某一天某批次出口交易的官方負責人是誰。

對鬥皇來說,出現逃稅,他沒有心思去追查怎麽逃的,他只需要把負責人抓起來,然後抄家。

抄家所得,自然就能補上逃稅的這一塊。

於是乎,李解在漢東忙著掃蕩的時候,楚國令尹也沒有閑著,同樣忙著“掃蕩”,只不過他做得比較文雅,飛快地將楚國中央財政重新恢復過來。

同時,鬥皇在恢復財政上,重點並不是在出口上,而是進口。

大頭自然是從漢子國的進口,大量的奢侈品進來之後,為了避免通關時候刺激漢人,往往都是把漢子國的商隊放進來之後,在市稅上做文章。

關稅少一點,甚至直接減免。

但是市稅就直接拉高,並且因為市稅一視同仁,漢子國的商隊,除了抗議,就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除非能夠說動漢子李解,為了降低楚國的市稅,再發動一場伐楚戰爭。

有楚漢和約在,短期內這種想法都是做夢,所以奢侈品進場,比如說高档絲綢、高档陶器、漆器、瓷器、玻璃器、金銀器等等,鬥皇是不愁收錢收到爽的。

就算不收錢,收實物稅,楚國中央政府一轉手,就能拿這些高档奢侈品當做俸祿下放,只要是貴族世家,就沒辦法拒絕。

因為人總歸是要死的,這年頭本家老祖死了,沒點像樣的好物件陪葬,整個家族都會蒙羞。

薄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鬥皇吃的就是這一份人心,因為這些老世族去市場上采購,比往年的價錢,要多了百分之二十可能都不止。

這麽一算,還是俸祿形式比較劃算,畢竟,奢侈品有價無市是長期的,吃飯問題,自己家有封地,地裏有產出,怕個屁?

然而從漢子國的進口,依然不算是鬥皇的工作重心。

重點反而是在百濮、揚粵等蠻子身上。

以往楚國針對這些蠻子,是鐵了心往死裏整。

但是現在不同,令尹鬥皇為了緩和財政,給了這些部族甜頭,地價收購土特產的同時,又和相鄰的一些部族,效仿陽水通關口岸,在當地部族的主要活動區,建立市場。

不過這個市場建立,令尹表示這是大楚國釋放善意,為了表現誠意,大家各退一步,以後凡是到這裏來交易的,除了楚國和本地土族,都要征稅。

然後每擴張一個交易市場,當地土族就得繼續保持這種優良作風,加強大楚國和土族之間的長久友誼。

一句話,外來戶進場,稅都他娘的往死裏收!

百濮人一合計,反正他們也不怕巴國還有亂七八糟的小邦國,唯一能搞死他們的,貌似就楚國,那就答應吧。

於是乎,那些溜達到楚國西陲的陵師三軍殘兵敗將們,都發懵了,他們突然發現有一天跑去百濮人那裏采購肉幹、糧食、木材的時候,居然要掏一大筆錢。

而且不能私下交易,得去市場交易。

在市場上,還見到了郢都來的使者,專門幫助百濮老鄉,建立完善的收稅工作。

只這麽一招,就讓大量地方軍頭菊花一緊渾身難說。

大冬天的,咬咬牙搶百濮人一把,也不是不可以,但風險就在那裏,搶東西容易,來年就不好過了。

天氣一轉暖,百濮人也不是傻的,肯定要反搶報復。

進退為難之間,有些桀驁不馴的軍頭,第一時間派出了心腹,前往郢都,說是要給太後恭賀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