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我為上國大夫也(第3/3頁)

去過淮中城的晉人,用手指在掌心描了個字。

“作價幾何?”

“並不外賣。”

“不賣?”

“不賣。”

那人一邊說一邊嘆了口氣,“這是好物啊,可惜不賣。”

說著,又將在淮中城對騾子的觀察說了一遍,頓時讓不少晉人來了精神。

這種耐粗飼料又比馬匹耐操的大牲口,完全可以采購一些,要是有個兩三千匹,河西這場大戰,推過鹹陽宮,應該不會耗費多少精力,往渭水上有投放的機動兵力會更多,可以運送的物資,同樣會更多。

哪裏像現在,雙方都是壕溝挖得飛起,土城墻此起彼伏。

秦晉雙方短短幾個月的武裝沖突,因此而修建起來的防禦工事,尤其是墻垣、壕溝,比過去的一百年在邊境修得都多。

幾個月頂過去百年,實在是冬季作戰的戰法,就是互相耗血。

以前沒辦法耗,但現在掌握了先進的工具,還有淮中城特殊的施工法,整個秦晉在對峙區,就是壕溝互相貼臉。

雙方都采購了大量可以冬季作戰的遠程兵器,尤其是鯨須弓和混紡弓,寒冷會降低威力,但並不影響冬季作戰。

同時雙方還采購了大量鷹羽箭以及兩档披掛,這些紮甲都通過秦晉雙方的不同采購渠道,流入到了各自的戰場上。

盡管死傷不大,但是只要大戰,死傷瞬間就會暴漲。

“漢人怎麽是從東圉過來的?”

“走的應該是潁水,去年吾亦從東圉返轉。”

“只怕漢人還要打探衛鄭之戰的戰況。”

“現如今,倘若漢子尊吳威王為‘天皇大帝’一事傳到洛京,必定也傳至新鄭、朝歌。”

“此次漢人入洛京者,何人為使?”

“不外是運奄無忌等人。”

正聊著,卻聽外間來了人,氣喘籲籲地道,“二三子可知何人為使?”

“何人?”

“去歲出使楚國的柳巴,如今出使洛京。”

“柳巴?”

“原為六國公子,因故自號‘下柳’,以號行走。後為白沙、陰鄉、淮中‘柳氏’,乃是李氏於草莽之間崛起時臂助。為使老道,當年吳國太宰子起,亦是極為看重,甚是欣賞。”

“此人,當結實一番。”

“不若同去?”

“還是先備好厚禮,嘗聞此人貪財,有類吳國太宰子起,又能言善辯,不可小視。”

“誠然如此。”

一眾晉人想了想,都是準備了厚禮,車馬都是滿滿當當,叫上了幾百個奴客,帶上了大量的侍妾,就去迎接漢子國的使者。

而在漢子國的使節團中,柳巴聽聞晉國人前來迎接,頓時大喜,心中暗道:如今,我為上國大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