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羅布泊之春(第2/3頁)

任弘料想,若是遇上沙漠裏那樣的大風,怕是要整個屋子都掀飛了。

在尤還的吆喝下,村落已經得知使節團的到來,所有人都鉆出來相迎。

任弘也得以好好觀察一番被後世猜測萬千的樓蘭人。

樓蘭人是典型的圖蘭人種,相當於白種與黃種人的混血,畢竟西域本就是一個人種的十字路口,塞人、吐火羅、匈奴、羌、漢,都在此融合。

他們身材中等偏矮,皮膚偏白,額部低,鼻梁高眼窩深,眉毛平,眼睛大,一般瞳孔呈黑色,也有褐色的。

男子喜歡剃光頭戴氈帽,只留長長的胡須,體格說不上魁梧,但臂力相當大,這可能和經常劃船捕魚有關。

女子的五官確實很符合後世人的審美,結合了西方人和東方人的優點,只可惜生活苦,年紀輕輕容貌已變了形。

倒是沒長大的小姑娘們都是美人胚子,頭發從中間分成兩部分,在後面編成許多小辮。一個個抱著母親的腿,伸出頭來,睜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使節團眾人——他們奇特的發式,還有從不離手的刀柄。

這些樓蘭人統統穿著羅布麻紡成的粗布,和野鴨皮縫在一起禦寒。與離開沙漠後,換了一身光鮮袍服的吏士們相比,真是衣衫襤褸,還散發出強烈的魚腥氣。

事實上,魚就是這些樓蘭人招待使節團的主食,只是做法一言難盡。

即便如此,這個村落的首領,那位滿臉皺巴巴的老女巫,還是讓各家都取些食物來,這家送來幾條魚,那家拎來一只水鳥,湊一起款待使節團。

孫十萬低聲對任弘說起他們上次經過此地時發生的事:

“上次吾等在此留宿時,有個村中的少年想要偷走吾等支帳篷的鐵撅子去做捕獸圈,被我當場抓住。全村的人都十分尷尬,那老女巫立刻喚來各戶商議,你猜最後怎麽著?”

“如何?”任弘喝著有些腥鹹的魚湯問道。

孫十萬道:“全村每一戶人家,包括那少年的父母,都覺得應該將少年處死。這可嚇到吾等了,覺得不至於此,傅公提議從輕發落,於是那少年被罰用紅柳枝抽打三十下,並趕出村外自己過活。”

起碼這次使節團回來,沒有在村中見到那少年。

任弘頷首,看來這個樓蘭人的村落,是屬於樸實的類型,與雅丹魔鬼城裏吃人的女野人完全不同。

那個叫“尤還”的漁夫對漢使抱有極大的熱情,飯後還領著任弘去看村裏最神聖的建築,祖靈的居所:一座建在幹燥高地上的圓屋,周邊擺著十幾對馬鹿的角,內圈則是黑熊和牛的頭骨,建築頂上還豎著一些纏有牦牛尾巴的杆子——這是仿照漢使的旌節做的,此外還有許多胡楊木俑,表情被雕刻得古怪而神秘。

佛教還沒傳播到西域東部,樓蘭人仍保持著延續了數千年的薩滿傳統。

雖然任弘在懸泉置和一個胡商學過點樓蘭話,但這種吐火羅語方言畢竟和漢話是不同語系,他們說快時,只能聽得懂大概:

這是個專門在羅布泊邊捕魚狩獵的村落,養的牲畜很少,耕地也沒有,得到西邊數十裏外,占據河畔肥沃土地的伊循城旁,向城主借耕。

而村中之所以對使節團如此禮遇,除了漢使乃是樓蘭王和各處城主的座上貴賓外,還因為每次使節團抵達,村裏人都能換到一些漢地商品。

男人們最喜歡的就是米酒了,女人則對各種精美的奢侈品感興趣:絲綢、布匹、漆器,還有梳妝打扮的小東西。

雖然各家能拿出手的唯有魚幹和獵物的皮毛,但還是眼巴巴地與使節團交換起來。

老女巫甚至讓人將收藏於建築物裏面的大馬鹿角取來,讓他們挑選最喜歡的兩個,並慷慨相送。

任弘對這個樓蘭漁村的印象不錯,作為他們善意招待回禮,任弘從自己帶的東西裏挑了挑,給老女巫一個精致光滑的小銅鑒。

老女巫卻指了指自己皺巴巴的臉和枯槁的頭發,搖搖頭,將其給了十多歲的小孫女。

那模樣還不錯的樓蘭女孩,便高興地對著小銅鑒,用木篦梳起栗色的長發來,任弘肉眼可見,有幾只虱子被篦落。

得到漢地貨物的樓蘭人很開心,先是拿給其他人看炫耀一番,然後登上獨木舟,找到一個別人不知道的地方,將這些珍貴的禮物放入沙土中埋了……

這就是他們藏寶貝的方式。

倒是尤還在送出魚幹,想要也換個小銅鑒給他心上人被婉拒後,拿出了另一種東西:幾枚五銖錢,塞給任弘。

那錢一入手,任弘就覺得不太對,仔細看了看,又喊來盧九舌辨認後,二人確定無疑。

“這是太初年間所鑄三官五銖!八成就是居廬倉漢軍墳冢中被盜掘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