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2/2頁)

“自然不能,雖然一時半會無法將這狼趕走,也得派人在門外盯著。所以不管烏孫如何打算,出於謹慎,匈奴都要派兵提防。”

這就是戰略威懾的作用,也是任弘力勸烏孫右大將帶兵留在烏壘、輪台附近,“保護瑤光公主”的原因。

如此既不違背右大將對肥王的承諾,又能在實質上威懾匈奴人,無中也能生出有來。

“但僅僅如此,只能幫鐵門減輕一點壓力,還不夠。”

就在這時,劉瑤光來了,還帶來了被右大將派去東邊的譯長,他剛從那回來。

這位使者是中亞的烏幕禪人,為烏孫所俘後淪為奴婢,後被解憂公主解救,釋放為自由人,通匈奴語、烏孫語、漢語,當上了譯長,也是解憂公主一派的人。

譯長這次去見圍攻渠犁鐵門的匈奴諸王,除了替肥王和右大將帶去“和平”的解釋外,還應了任弘之請,替他打探虛實。

“匈奴已從僮仆都尉處知曉龜茲、輪台之事,為首的右谷蠡王自是十分震怒。不過他們也是繞了遠路才到渠犁,兵不多,六千余騎而已,所以也不願與烏孫徹底翻臉,便放了我回來,並要求烏孫立刻退出龜茲、輪台。”

任弘十分珍惜這情報:“果然是右谷蠡王親自出兵麽?”

右谷蠡王是匈奴六角王之一,相當於右地的二把手,地位僅次於右賢王。右谷蠡王駐牧地在天山以北,後世的烏魯木齊附近,實力強大,部眾四萬余,麾下控弦之士上萬。

不過這次右谷蠡王似乎只帶了小部分人來,當然,也可能是其余的部眾遊弋於孔雀河中遊,保護從山國後撤回右地的道路,提防漢軍援兵抵達。

譯長繼續告訴任弘他知道的情報:“我到達時,右谷蠡王親自帶兵看著渠犁,而從西面圍攻鐵門關的,則是伊吾王、蒲陰王。”

這兩王的駐牧地則在後世哈密市地域內,如眾星捧月般,環繞著位於巴裏坤草原的右賢王庭,相當於右賢王的下屬。

他們常派人南下截斷樓蘭道,去年襲擊奚充國的,就是蒲陰王的部下。

不比強大的右谷蠡王,伊吾王、蒲陰王作為右賢王的附庸,更為弱小,大概把整個部落的男丁都拉上,才湊了四千騎。

因為不是右谷蠡王嫡系,還被安排去啃鐵門的硬骨頭,而右谷蠡王的精銳則在渠犁看戲?

任弘覺得,事情開始變得有趣起來。

“看來匈奴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啊!”

利用烏孫威懾匈奴只是開胃菜,他真正的計劃,可以開始了。

任弘讓人準備筆硯簡牘,他打算寫一封信,一封給右谷蠡王和日逐王先賢撣的信。

“但卻要這信,落到伊吾王、蒲陰王,這兩位右賢王的親信手中。”

任弘心裏的第二份錦囊,是離間計。

不過,雖然匈奴受漢影響很深,傳示各國的國書也用漢文,但伊吾王、蒲陰王這兩個小王身邊,有通漢字的人麽?

烏孫譯長回答道:“有,蒲陰王身邊就時常帶著一名降於右賢王的漢人官吏,其漢名……”

譯長仔細想了好一會,才想了起來:“對了,他叫‘吳宗年’!”

任弘的筆,一下子就僵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