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當年萬裏覓封侯(第2/3頁)

看著對岸密密麻麻的雜亂羌兵,辛慶忌松了口氣,變得興奮起來,終於要有仗打了!

當初,他父親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去西部都尉軍中做扈從,二是繼續在護羌校尉府任事,辛慶忌最終選擇了後者。

當數日前任弘拒絕了太守的請援時,辛慶忌是很不理解的,郡府有難且向護羌校尉告急,為何不去救呢?西安侯和父親議事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不是“大局為重”麽?怎麽輪到任弘時,他就不管大局了。

辛慶忌還是太小,不明白做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做好職責邊界的劃分。既然在議事時,早就定好了辛武賢管西邊,浩星賜管南,任弘管北,那就各司其職,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南邊吃緊時喊任弘去救了,若是在此期間北邊出了事,算誰的?任弘知道,浩星賜這老官僚絕對會坐視不管,讓自己承擔後果。

即便放在大局層面上看,他也不該南下,用令居縣令富昌的話說:“允吾丟了只爛一郡,若令居丟了,整個河西四郡都要面臨腹背受敵!”

更何況,任弘知道,自己若帶著募兵南下,看似乖乖狗的小月氏沒了約束,難說就會重新變回狼。

“小月氏之所以願為我所用,一是在支書遇難時我伸出援手,得了他們些許信任。二是羌人十分排外,逼得小月氏倒向大漢。三是得了糧食,得以度過這個寒冬。四是狗鏈子在我手裏拿著,便是安置在烏亭逆水邊的三個小月氏部落老弱婦孺。”

至於任弘自己不動,派小月氏去馳援……

若是他們到了金城郡腹地,野性不改,搶劫了村莊,殺了人,事後追究,又算誰的責任?

這就是利用戎狄部落的原則,永遠留一手,不要完全信任他們。

任弘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動。

河關就算破了,允吾應該也能守住,畢竟天水、隴西的援軍旦夕可到,就讓浩星太守焦頭爛額一陣吧。

更何況,任弘料定,對岸的煎鞏羌肯定會有所動作,畢竟年前遭到他襲擊,死了百多人,頭顱還堆在浩門水岸邊,成了一大座冰雕,煎良必來浩門縣復仇。

還是老套路,任弘故意讓人大張旗鼓離開浩門,又收了浩門水邊的巡邏部隊,造成南下的假象,實則將兵收攏在城中,繼續給馬釘馬掌,又將浩門縣的鐵全用完了,最終裝備了五百騎。

果不其然,今日終於讓他等到了!

一千漢兵跟在任弘後面,多是騎從,按照承諾,每個人都穿著暖和的靴子,幾乎人人都著皮甲。而隨著烽煙直直升起,駐紮在附近的三千小月氏部落的義從騎,也在陸續趕來。

“三支義從胡騎看到烽煙,欲趕到此處,最近的要一刻,遠的也要兩刻。”

張要離有些焦慮,因為對岸的羌虜足有五千余,可他們只一千人:“西安侯,還是將隊伍拉回縣城裏守備罷。”

“無妨,羌虜不知我在縣城裏留了多少兵卒。”任弘自信滿滿:“他們見我兵少,反而會疑心後面是否有伏兵……”

話音未落,西安侯就被打了臉。

韓敢當的大嗓門報訊道:“西安侯,羌虜開始過河了!”

確實,對岸的羌騎開始分成兩支,各兩千余騎,緩緩走過冰凍的河面,朝東岸進軍。因為羌人的馬匹踩在冰面上有些打滑,所以大多下了馬,牽著它們緩緩而行,小心翼翼地朝這邊走來。

冰雖然夠厚,可也經不住五千多人擠在一起踩啊,不得不分開點。

任弘不知道,這是醍醐阿達鼓動的冒險,他對猶非、煎良道:“我左思右想,這任弘就會用計故意嚇唬人,對付他最好的辦法,就是像狼捕捉狐狸一樣,不要猶豫,直接沖殺過去即可!這河谷地形開闊,就算沖出來一群火牛也無妨。”

“火牛是什麽?”

煎良和猶非不懂,但醍醐阿達先前怕這怕那,見到任弘後就像見了仇人,變得躍躍欲試起來,也正遂了他們的意,便吆喝部眾分成兩隊渡過這條冰封的長河。

醍醐阿達抽出箭矢,跟煎良走了左邊,他死死盯著對岸那杆旗下,騎紅馬披白袍著玄甲的漢將,暗道:

“任弘就是任侍郎,任侍郎就是任弘,這次別以為換了一身毛色,從赤狐變成了白狐,從謁者成了護羌校尉,我就不認得你!”

……

“西安侯,小月氏還沒到,吾等以一千敵五千,恐不是對手,撤吧!撤回縣城裏。”

張要離急了,再度出聲提醒。

而失了算的任弘回過頭,看到的是令居、浩門募兵們的面孔,不同於初戰會嚇尿的征召新兵,在這群主動應募的老卒、輕俠、惡少年臉上,竟瞧不到畏懼。

趙甲說得沒錯啊,這群金城人應募時要這要那,條件賊多,可上了陣,確實沒有露怯,不愧是不恥盜寇的“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