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漢農業不發達

大漢從建國初始便極其重農,漢文帝曾多次下詔強調:“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故有專門的官吏負責農事,在朝則為大司農,在郡上則是田曹、勸農掾史,相當於農業廳;縣裏為田嗇夫,相當於縣農業局;最後落實到鄉裏,則是“力田”,相當於生產大隊。

濟陰郡勸農掾史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會費盡心思地知道某個小力田的名,搜刮其事跡,只為向西安侯做介紹。

“敢告於君侯,那氾勝之是元霆元年才被推舉為‘力田’的。”

在前往氾水鄉的路上,在亭舍休憩時,勸農掾史小心翼翼地向任弘說起他從底下臨時打聽來的事。

“這氾勝之一家世代務農,其祖父、父皆曾做過力田,在氾水鄉小有名氣,下吏也聽說過其種瓠子的事跡。”

任弘頷首,瓠子就是葫蘆,除了吃外,還是制瓢的重要材料,但此物既不耐旱又不耐澇,想要種好可不容易,而濟陰的瓠子是最出名的。

“氾勝之想出一法,將多粒瓠子種種在一起,等種子發芽,葫蘆藤長到半尺後,把多條莖用繩子纏繞,以泥封住。數日後,各莖已長到一起,留其最茁壯者,其余掐掉。說來也奇,結出來的瓠子極大,百姓大喜,以為氾勝之不亞其大父、父,故雖才二十余歲,卻被推舉為力田。”

“原來這麽年輕。”

任弘了然,看來這氾勝之也是個長壽種啊,但為何歷史上大器晚成,一直到成、平才顯名呢?莫非是因為農事繁瑣而磨人,成效慢的緣故?

他在勸農掾史陪同下,行走在濟陰郡府定陶南面,一條名為氾水的河流旁,這地方其實任弘來過一次,去年奉霍光之命來迎劉賀時,離開昌邑國途經此地。

可惜啊,如今昌邑已經除國,更名“山陽郡”,阿賀也拖兒帶女,去蜀郡嚴道軟禁。任弘記得他愛吃銅鍋涮肉,希望能堅持下去,未來或許會被火鍋業奉為祖師爺呢!雖然眼下蜀地嗜好的是甜味。

上次來去匆忙,未來得及細觀,如今再來,又值春耕時期,才能感受到濟陰這“天下之中”的稱謂不虛。東來西往的商販、服役服徭的戍卒、蓬頭垢面的刑徒、腳步匆匆的小吏,絡繹不絕,有時人多時,他們都得統統站到道左,讓任侯爺的車駕先行。

遠眺河流兩岸,更見裏閭比鄰,幾乎所有平坦點的地方,都開辟出了農田,近處數百上千的農人、隸臣散布田間,播撒粟種。

任弘一路詢問勸農掾史,諸如濟陰有多少人口,多少耕地,每年田租能收多少?

方知全郡九個縣,竟有口數一百三十多萬,平均下來,一個縣的人口,頂四個敦煌郡!以人口密度而言,恐怕已與長安、五陵差不多,而人均耕地,只有可憐巴巴的十畝。

勸農掾史道:“戶口大多集中在郡南,郡北人少,地也少,孝武時,河決瓠子二十年,將幾個縣全沖了,至今未能恢復如初。”

正因這個緣故,濟陰郡每年得從外面購買糧食,才能足全郡百姓之用,幸好定陶是關東的商業中心,魯梁宋魏的大宗糧食匯集此地貿易。

只濟陰一郡人多地少,尚能從外面購糧,可若是關東普遍如此,該如何是好?

任弘在長安時從大司農處打聽過,如今大漢有八百萬頃登記在冊的土地,卻有五千多萬人口,還在不斷增長,平均下來,一頃地要養活7個人。

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而大多數地的畝產,只在“中”的程度,大漢耕地勉強能養活這麽多人,再多就溢出了。更別說經過百年兼並,大多數的耕地,已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普通農夫的生計,注定比平均值更加艱難。

按照後世的說法,大漢已經快要掉進“馬爾薩斯陷阱”裏了,即擁有的農田養活不了這麽多的人口,尤其在關東已有明顯征兆:溺嬰風氣盛行,失地農夫淪為流民奴婢,人口和糧食的平衡正一點點被打破。

最後的結果任弘知道,王莽試圖用禪讓改制來解決這一問題,結果徹底失敗,最終平衡的弦徹底崩斷,一場“再造炎漢”的轟轟烈烈戰爭讓人口降下來,重新分一次蛋糕,開始一個新的循環。

這是從西漢開始,許多朝代總跳不出去的陷阱,尤其是明清,結結實實踩了進去。

天坑就在前方不遠處,這是比匈奴更加可怕難纏的敵人,作為知後世事的向導,任弘想引著大漢繞過去。

而縱觀古今,能避免馬爾薩斯陷阱的國家,無非是三板斧:對外貿易、殖民和技術革命。

一句話,將蛋糕做大。

雖然濟陰郡能通過定陶的大宗谷物交易補充糧食,但對外貿易是別想了,大漢周邊盡是蠻夷戎狄,文明程度落後於漢,甚至連谷子都不種,這條叉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