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全西域一盤棋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春,孔雀河裏的浮冰還沒有化盡,安西大都護任弘的皂纛(dào)黃旗,便離開了都護駐地輪台,來到了他曾戰鬥過的渠犁城。

渠犁處處都留下了關於西安侯的傳說,什麽鐵門關一夜成城,遮留谷火牛破敵,而隨著吳宗年回歸大漢,過去不宜宣揚的藏頭書離間右部諸王,也在戍卒中流傳。

更別說上一次大戰的七戰七捷,讓安西將軍成了比義陽侯更讓人崇敬的傳奇人物,渠犁士卒們都抖擻精神,跟著鐵門關都尉孫千萬列隊相迎。

老孫雖然在赤谷城遺憾地錯過了改名機會,但也積功升任關都尉,秩比千石,扼守鐵門,並負責渠犁屯田事宜。

渠犁只是任都護新官上任後例行巡視的起點,他只與左右開玩笑道;“內郡太守每逢春天就要行縣,可我這都護卻是巡國啊!”

改名後的安西大都護,秩祿被霍光提到與太守同,權力卻大了很多,不僅管著幾個校尉和數千戍卒,羈縻三十六國,還有實質上的宣戰和外交權,當然若是內部小邦作死,只能算“平叛”。

任都護抵達渠犁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讓孫千萬帶他去看看孔雀河邊的屯田。

渠犁城就坐落在孔雀河之畔,這條樓蘭人的母親河,世代崇拜的仁善河神是罕見的無支流水系。她唯一的源頭來自博斯騰湖,水從湖的西部溢出,經過鐵門關峽谷,流經渠犁,再向東南穿過數百裏戈壁,注入羅布泊。

而若是遇上焉耆盆地大旱,博斯騰湖水位降低,那孔雀河分分鐘就會斷流,那對樓蘭人而言,是滅頂之災。

但至少在渠犁,孔雀河水還是十分充沛的,偶爾甚至會泛濫,相比於幾年前,屯田數量已大大增加,但負責此地屯田的農官尤不滿足,任弘剛上任,便攛掇著孫千萬,提出了一個宏偉的計劃,這讓任弘十分在意,必須親自來過問。

渠犁的農官宋力田是個佝僂的黑瘦老農,比氾勝之還黑些,也不戴巾幘,就紮著一個扁髻,插著木簪,一頭黑發裏已夾了幾根白絲,總是穿著一件短打,腰上插著把鐮刀,絝腿捋得高高的,腿上的汗毛卻不見有多少。

他見了誰都是一張臭臉,任弘也要笑著過去拱手:“宋力田,多年未見了。”

當年任弘被傅介子打發去扡泥城做司馬,幫鄯善王種了小半年地,正是宋力田幫他在扡泥推廣了農耕和代田法,如今又被放到渠犁來發揮余熱。

“老朽不敢受大都護重禮。”

宋力田雖與任弘有故,卻懶得攀什麽親舊,只指點著孔雀河畔的良田,幹脆利落介紹起他和孫千萬擬定的屯田大計來。

“也不瞞大都護,老朽早年在河西跟過趙搜粟推廣代田法,又得大司農……也就是桑公弘羊之命,來渠犁察地辨土。”

當時是漢武帝晚年,吸取李廣利兩次遠征乏食的教訓,決定在輪台、渠犁等地擴大屯田,募民實邊。桑弘羊那份奏疏,便是根據宋力田的提議做的,雖然桑弘羊已被徹底打倒,但宋力田話語裏,對老上司還存有敬重。

“桑公說,渠犁水草豐美、土地肥沃,適宜種植五谷,可在此地屯田5000頃以上,一年支粟五十萬石!這是老朽與眾多農官斷定的。”

然後就出了輪台詔,此事不了了之,直到孝昭時重新經營西域,漢軍回到了這裏,在鐵門之戰將匈奴堵在外面後,屯田逐漸恢復。

任弘頷首,問道:“現在渠犁開了多少地?”

孫千萬道:“如今已有五百余頃了,每年獲粟麥五萬余石,足夠數千人之食。”

“但宋力田以為,耕地還能擴大數倍甚至十倍。”

宋力田立刻道:“前提是,能築起堤壩,修建陂塘,開通溝渠,引孔雀河水灌溉莊稼!”

這便是宋力田和孫千萬的計劃,他很希望能像桑弘羊籌劃的那樣,將渠犁變成西域的糧倉,能養活更多漢人移民戍卒,大軍過境也能吃飽飯,再不用出現李廣利兩次西征,餓死比戰死更多的慘劇了。

任弘也不急,先仔細詢問宋力田打算如何興修水利。

宋力田胸有成竹:“學沁河的枋口堰,伐木及土石堆砌成堰壩,擡高孔雀河水位,再將河水引到窪地裏,作為陂塘,再引陂塘之水到河渠裏,用來灌溉農田。”

這是中原和南方常做的事,孫叔敖在淮南修的芍陂,西門豹在鄴河修的十二道堤壩溝渠皆是此類。大漢的水利工程更加浩大尋常,關中處處都是溝渠。不但能疏分洪水,還能灌溉沃澤,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

“雖說要用到上萬勞力,可若是能修好,五千頃良田,足以在渠犁養活三四萬人!下吏敢請都護準許,調撥輪台戍卒及樓蘭、尉犁、焉耆丁壯前來,半年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