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達坂城的姑娘(第3/3頁)

看著這片土地,郅支心生向往,他雖是左賢王的長子,卻因為目前卑賤故地位很低,遠不如弟弟呼韓邪,將來想必也不會被當做繼承人。

所以他就不得不在大單於面前極力表現,以贏得機會,大單於對右賢王的屢屢戰敗多有不滿,若非右賢王賄賂了顓渠閼氏屢屢說好話,恐怕連王位都保不住了。

若是自己能夠在這場戰爭裏為匈奴雪恥,假以時日,或許右賢王的位置輪到自己也說不定呢?

雖然右谷蠡王的位置自先賢撣死後還空著,但郅支沒興趣,兩位右谷蠡王連續出事後,匈奴內部一致認為,這個封號不吉利。

他們的大軍從空無一人的白山北麓掠過,目標直指漢人要塞而去,雖然漢軍在北庭的主要據點是西且彌城,但那座新城占據了通往車師的要道隘口峽谷,是必爭之地。

可當先鋒漸漸靠近時,郅支卻為遠處看到的情形一驚,不由揉了揉眼睛。

那一道連綿向兩側延伸的灰黃色細線,讓郅支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是因為,這是漢朝北境,從遼東延伸到敦煌玉門關的長城,夯土為塞,擋住了騎兵的馬蹄,是每次匈奴妄圖入塞,都繞不開的壁壘。

陌生則是因為,它居然出現在了北庭,出現在了天山腳下!

但郅支在眺望後,又不得不承認,這長城確實修得巧妙,正好卡在了一道寬達二三十漢裏的峽谷“白水澗”上(烏魯木齊達坂城鎮)。

其左邊是一片廣闊的鹽湖,右邊則是天山北麓崎嶇的山地,長城取當地碎石,夾沙土夯築而成,隨山巖而走,每隔兩百步就修了一座烽燧,十分密集,可以相互照應到,長城的左、中、右還屹立著三座障城,而以中央扼住道路的那座最大。

眼下若從高空鳥瞰,便會讓人覺得,漢軍是在以巍峨連綿數千裏,高達萬徹的天山為長城!

郅支收起了心中對未來的遐想,他遠沒有看上去那麽莽撞,只覺得被雪山和長城的組合晃有些眼暈,這注定是一場不好打的仗啊,他喚來呼揭王,問他:“這城叫什麽?”

“因扼於達坂隘口之上,故漢人稱之為‘達坂城’!”

……

達坂城,這就是副都護常惠帶著任都護從西域各城郭征召來的民夫,以及漢軍戍卒三千人過去兩年的成果,在開春五千遊俠兒抵達後,抓緊完成了最後的建造。

北庭是為反攻匈奴而設,但孤懸域外,匈奴來此遠比大漢方便,故在進攻之前,先得想著如何防守。

對大漢這種基建狂魔而言,修長城自然是第一選擇。

相較於孝武時派遣十八萬民夫,用長達千裏的長城將整個河西走廊包了起來,以隔絕胡與羌之路,甚至將從玉門關往西,列亭障至牢蘭海,這道不過三十漢裏,區區三座障塞,數十個烽燧的工事,壓根不能叫長城,短城還差不多。

“古有秦王踐華為城,而如今,都護則是踐天山以為城!”

而這都護親自命名的達坂城,就相當於北庭之函谷關。

馮奉世站在城頭,匈奴人果然還是來了,烽燧已經點燃了薪火,狂風將煙吹得四散,而號角鼓點也已敲響,一同響起來的,還有戊己校尉韓敢當招呼遊俠兒們的大吼:

“諸君速速備戰,胡虜又來送人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