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楚主(第2/3頁)

“從西域到玉門,這三千裏間各處屹立的烽燧,上面飄揚的不止是烽煙。”

“亦是父輩的旗幟!”

今日,輪到他扛著這面旗幟,來迎接外祖母了!

玉門的數百戍卒燧卒也持戈矛站在兩側,目光看向解憂的車隊,他們多少聽過這位公主的事跡,她離開漢地遠赴異域和親時,他們還沒出生。

士卒們眼中帶著敬佩和好奇,隨著玉門都尉的呼喊,城頭敲響了金鼓之音。

咚咚咚,鼓聲激昂而歡快的,這是玉門關的慣例,每逢遠征的壯士歸還,必擊鼓而迎。

解憂雖是巾幗,然其所為大漢所立之功,付出的犧牲,絕不亞於任何男兒。

離開赤谷城後,始終保持鎮定和笑容的解憂,遠遠聽到了鼓點,一時間竟心潮澎湃。

說來真是怪,本是尋常的鼓角,偏生響在玉門關,就變得不尋常,關於故鄉的種種回憶一並湧上心頭,滋味酸甜苦辣都有。

解憂昨夜分明暗暗告訴自己,過關時,千萬不能哭,當初她出去時忍著未落一滴淚,今日回來,更是要笑著進漢地。

因為她才不是在娘家過不下去淒涼涼回家的弱女子,她是赤谷城的女主,烏孫的太後!這次是錦衣歸鄉,省親帶孫子孫女的!

可今日,卻有些難以忍住,淚水幾乎落了下來,喉嚨如同哽住了,她只能在失聲前,匆匆下令道:

“豈能讓城頭獨奏?讓橫吹響起來!”

自瑤光以下,只要會的,都掏出秦琵琶、羌笛、烏孫骨笛、胡琵琶等,甚至是扯開嗓子高歌起來,只伴著玉門城頭的鼓點。

歡快的樂章將解憂的馬車環繞,如此方能掩蓋在經過玉門關隘時,馬車中隱隱的哭聲。

解憂堅強了一輩子,忍了四十年,今日卻不必再硬撐了,支撐她不能倒下,不可示弱的東西被故鄉的氣息融化,劉解憂只如一個離家很久,終於回到父母身畔的小女孩般,趴在馬車裏大哭不已。

她被烏孫人喊了十年“母親”,可今日,解憂卻只想做將頭深深埋在大漢懷抱中的嬌女。

“母親啊,女兒們,回來了!”

……

天安四年(公元前60年)冬,長安已收到解憂過玉門關的消息,大概冬至前後就能抵達長安。

於是朝廷兩府公卿又開始吵嘴了,主要是針對解憂的待遇應該如何?

功臣良將按照功勞薄冊封爵策勛就行,但和親公主返國卻是前所未有之事,過去沒有先例,故爭議很大。

首先一點要確定,在烏孫時解憂是太後,一旦過了玉門回了漢地,她卻是依然是漢武帝當年所封的“公主”。

群臣中迂腐認死理的如蕭望之等人都被攆去地方了,剩下的腦子比較靈活,知道解憂公主勞苦功高,加之天子、皇後與任弘夫妻關系不一般,所以儀式定要隆重,待遇必須豐厚。

老丞相丙吉上奏道:“漢制,皇女皆封公主,儀服比列侯,皆有湯沐邑。”

皇帝常將“湯沐邑”賜給公主們,除了親女兒外,也有賜給諸侯之女的。比如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去世,母親竇太後傷心欲絕,漢景帝為了勸慰母親,將梁國一分為五,分別封給劉武的五個兒子,至於五個女兒則全部賜給“湯沐邑”。公主們對這些“湯沐邑”並無實際統治權,但可以收取賦稅。

“而天子姊妹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比諸侯王。”

長公主並不一定是長女,而常是與皇帝關系好的姊妹,比如孝武陳皇後母,館陶公主劉嫖,仗著竇太後寵愛,就封“大長公主”。

再有鄂邑公主,她在武帝諸女中,湯沐邑本是排末尾的,但因為將孝昭皇帝養大的功勞,亦為為長公主,共養省中,昭帝三次益封其湯沐邑,甚至不惜違背慣例,元鳳元年時將關中的藍田都給了她。

在丙吉等人看來,加封解憂為“長公主”,再挑一處好的湯沐邑給她,這算極其破例的厚待了,畢竟解憂乃是楚元王之後,與皇室血脈隔得很遠,她的和親,也有為祖先楚王戊贖罪的意味。

可隔著再遠,也得論親戚,劉詢要喊瑤光“姑母”,解憂就相當於他的姑奶奶。

而過去二十幾年間,他也無數次聽過解憂的故事,對這位為國和親,又在異域赫然稱制,漲了漢家威風的姑奶奶十分敬佩。

“臣年老土思,願得為骸骨,葬漢地。”

這是解憂給劉詢上的奏疏,讓皇帝感慨不已,故今日群臣議論,當封為長公主,賜數千戶湯沐邑,以比諸侯王之禮迎接時,劉詢陷入了思索。

“大漢立國百四十余載,諸長公主、公主何止百數,其功有能比於解憂公主者乎?”

答案是沒有。

劉詢又道:“忠節正侯蘇公被匈奴扣留十九載,歸時所封不多,故李陵尚譏之曰,位不過典屬國,錢不過兩百萬。而解憂公主留烏孫近四十載,和親聯烏滅胡,又為北庭安穩出力,使烏孫成漢屬邦,數次出兵助漢。今日諸卿斤斤計較,也欲使天下人笑朕慢待功臣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