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開戰之前,托勒密王朝的將軍阿基拉斯讓人擺了祭壇,像傳說中特洛伊戰役前阿伽門農做過的事一樣,殺了一頭肥壯的公牛,向宙斯敬獻了祭品。

“希望宙斯父神保佑我們取得勝利!”

和特洛伊一樣,這場戰爭,也是一個女人引發的。本來阿基拉斯已經追到敘利亞擊敗了她組織的雇傭軍,結束了內戰,誰料克裏奧佩特拉居然引來了東方的賽裏斯人。

這是地中海沿岸諸國,頭一次對上的陌生敵人。

好在賽裏斯人的軍隊並不多,是亞歷山大城裏的國王和親信宦官高估了他們的數量。阿基拉斯觀察到,對面頂多有七八千人,其中一半還是女王哄騙來的各諾姆軍隊。

反觀阿基拉斯這邊,托勒密家族紅色的旗幟下,卻足有兩萬多大軍。

三千多名由希臘人後裔組成的長矛兵是主力,他們組成了24排的縱深,裝備方陣部隊所擁有的全套配備:緒斯同長矛、弗裏吉亞頭盔和伊利裏亞圓盾,不過由於埃及炎熱的氣候大多穿著亞麻甲,只有前排才配備胸甲——托勒密王朝經濟困難,已經不如極盛時了。

靠前四排的士兵,腿部著傳統的青銅脛甲,手持橢圓形的加拉太式盾牌,腰上還掛著色雷斯曲面劍,以便在長矛折斷時使用。

這三千人站得十分整齊,讓對面賽裏斯人陣列中名為陳湯的校尉見了都忍不住贊嘆說,這才是真正的“夾門魚鱗陣”!

位於左右的則是一萬二千名埃及人組成的“龐度達波伊”,也就是征召步兵。他們並不是特別可靠的部隊,不著盔甲,甚至光著上身,能用於防禦的也只有一面可憐的劣質輕型盾牌,手裏是較短的矛。

遠程方面,三千名埃及人組成的弓箭手、一千名從牧羊人裏征召的投石手,他們雖然不如羅德島投石兵那般強悍,投石環索亦能在中等距離擊中敵人。還有一千名背著輕皮盾和短矛袋的投擲矛兵,十多輛輕便的埃及戰車,還有幾架弩砲被安置在阿基拉斯的指揮部附近,但無法在主動進攻時使用。

位於陣列右翼的是兩千騎兵,裝備矛和戰斧,並不能像帕提亞的重騎兵那樣用雷鳴般的沖鋒擊垮敵人戰線,但作為一種側翼騎兵,可以配合方陣,打出繼業者國家經典的錘砧戰術。

這段戰線上,托勒密軍隊有3:1的數量優勢,但士氣不高,他們剛從遙遠的敘利亞被緊急召回,疲倦不堪,而關於女王已經控制了整個上下埃及的傳聞也在軍中散播。

“若不是塞普提米烏斯說要守城,不願意帶著兩千羅馬雇傭兵參戰,優勢會更大。”

但這麽大的優勢,已足夠讓阿基拉斯主動進攻了,被女王帶著賽裏斯人兵臨城下,港口裏人心浮動,必須盡快擊潰敵軍,才能恢復秩序。

他觀察到,敵人幾乎沒有騎兵,靠前排的步兵幾乎人人著甲,也是方陣,但手裏的武器並非單純的長矛,而是長短適中,多有劍盾——他將環首刀誤會成了羅馬人的短劍。

賽裏斯人采取了守勢,在外圍擺放了卸了馬匹的戰車保護遠程部隊,又占據了稍高的地點,還在制高點架設了一些器械,大概是傳說中的“巨大腹弩”。

只要擊破了那整密的賽裏斯方陣,就只剩下效忠女王的各諾姆軍隊,可以輕松擊敗。

於是阿基拉斯做出了繼業者國家普遍的戰術:“方陣向正面壓迫,再讓右翼象兵向敵軍進攻。”

大象,這是阿基拉斯手裏的關鍵武器。

十多頭全副武裝的大象從右翼向前進發,這裏的土地有些濕軟,不太適合笨重的象兵,但它們依然堅定地向前行進,身上安裝的象塔乘坐三名士兵——一名馭手,一名箭手,一名長矛兵。

象兵是托勒密軍隊的標配,但和迦太基使用的北非象、塞琉古使用的印度象不同,托勒密王朝只能從南方的努比亞等地搞到體型最小的森林象。即便如此,它們也比馬匹高大許多,身上和頭上披掛了硬甲防箭,更有繁復精美的鈴鐺與裝飾,以自己龐大的身軀讓敵人發抖。

但賽裏斯人遠程武器的強大還是讓阿基拉斯吃驚,在前排的長矛手背後,是三排弩兵,交替輪番射弩,象兵面對的是一輪輪弩矢。

象兵是對付密集陣列的不二法門,面對散兵和遠程時效果很差,但賽裏斯人軍隊人數少,弩箭不夠密集,除非大黃弩直接命中,否則無法破開甲片加厚皮的組合。盡管逼迫幾頭戰象調頭,但剩下的十余頭還是一往無前,開始像訓練時那樣跑動起來,光靠弩是阻止不了這群巨獸的。

戰象身後跟著的托勒密擲矛兵和投石兵則難以承受弩矢造成的傷亡,無法前進,只有方陣兵撐著盾牌邁步而行。只要象兵沖散賽裏斯人左翼,他們就會一壓而上,騎兵也會同時出動,繞道敵軍側後方,完成錘砧戰術的經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