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8章:驚現奸謀在眼前、千古興亡、百姓誰憐(第2/2頁)

……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在臨安城裏,這種“劍門白毫”的價位是460文一斤!

這中間的差價已經超過了二十倍,可是收購茶葉的這個魯家居然還在拼命壓價,這是怎麽回事?

等沈墨又向茶農問起這裏的原委,這時的茶農才把這裏面的內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其實在大宋,茶葉屬於專賣產品,實行的是茶引制度。

也就是說,所有經銷茶葉的商人要到官府去購買茶引。120斤為一引。一引芽茶需要花費三錢銀子,而葉茶的茶引則是二錢銀子。

在這之後,這位商人拿著這種茶引就可以販運茶葉,就算是他交過稅了。

所以在這位茶農銷售自家茶葉的時候,他只能去把它賣給有茶引的茶商。在本地實際上只有一家,就是之前說的那個魯家。

聽到這裏時,沈墨不由好奇地問道:“即便是這樣,你們家一年三畝多茶園的產出也有三四百斤。為什麽你不到官府裏自己購買茶引,然後把茶運到外地去賣?”

“人家也得賣給你才行啊!”這時的茶農聽到這裏,立刻便長長的嘆了口氣!

……

如果按照官府的說法,這茶引是可以隨便購買的。只要買了茶引,便相當於交過了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