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制會議(第2/3頁)

之後他們又熱烈討論起國旗……哦不,社旗、社歌、社徽、社花什麽的來,然後決定采用原國歌為社歌,但只在內部場合或戰時歌唱。社徽社花還有別的暫時不考慮。

一名原先是畫師的女性股東趙阿洛貢獻了一幅社旗——之前有人要求把辣椒、土豆和圓畫進國旗,很多人隨便畫了一下都覺得太不倫不類,只有她把這些東西處理成了一個還算和諧的畫面:旗子中央,有一個斜45度向左上開口的半圓,加上一個逆時針的箭頭,表示圓周運動,同時也暗示他們是逆時空而來;左上畫了半片土豆葉子,和半圓組合在一起;兩側各畫了一小串辣椒,遠遠看去倒像是橄欖枝。

這幅旗一展出,立刻獲得股東們的認同,順利通過投票成為東海商社的正式社旗,被命名為“東海旗”,但是股東們私下常常叫它“辣土豆”旗。

搞定形象問題之後,張正義上來提交了一份議案,是關於管委會架構改革的。

目前的管委會是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架構,管委們沒有特定職責,遇事就臨時指派某人負責,事情夠大就新建一個小組。這樣的體制在起初的過渡期還有些靈活的好處,到了現在就開始拖後腿了,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張正義這幾天除了籌備大會事宜,就是找人商談新的管委會結構,最終決定進行部門細分,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需要的部門都規劃出來,盡可能把大部分穿越者都分類納入行政體系,做到人盡其用。

他最終提交的管委會架構如下:

1.統合部:負責東海商社整體戰略的制定和人員的分配,由首席管委親自掌管;

2.財政部:負責管理物資、資金和記錄賬目;

3.安全部:負責掌握陸上軍事力量以及維持治安;

4.海洋部:負責掌握所有海上事務,包括海軍、造船以及將來可能有的海上貿易;

5.勞工(農林礦漁與人力資源)部:負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采礦業等等。之所以管得這麽多,是因為這些都是“低端行業”,股東未來將逐漸從一線崗位退出只負責管理,具體工作由本地勞工接手。勞工部真正的職責是招募及管理勞工,並根據其他部門提交的需求進行人力資源分配,暫時未分配的勞工也不應當閑著,正好進入這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初級原料產業。

6.工業與科技部:這是一個大部,季國風曾提議過要把工業口拆分成幾個部門,但召集相關人士討論過之後,還是決定維持在一個部門裏,這樣更有利於協作,只是已經預先設好了下屬的機械組、冶金組以及非金屬材料組;

7.建設與交通部:負責住房、防禦設施以及道路的修建;

8.商務部:負責貿易、外交、情報和稅務(如果有的話);

9.文化部:負責教育事業,包括未成年股東及勞工的教育,同時負責敏感資料的管理,負責發明歷史,還負責向外輸出文化;

10.衛生與後勤部:負責衛生及醫療事業,同時也負責做飯、制衣等後勤工作。

這十個大部是東海商社宏觀上的組織架構,管委會的目標是把全體股東都按需要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分配方法是志願優先,股東們先把自己想去的部門提交給統合部,統合部再根據報名情況和實際需求分配。分配之後,自然也是可以流動的,但同樣必須提交統合部同意。

部門之下按需要設立負責具體事務的小組,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跨部門組成小組。

這個架構很宏大的樣子,一放出來就鎮住了不少沒見過場面的股東。饒文輝見機宣布大會暫停半小時,可自由討論。於是禮堂裏突然熱鬧起來,股東們紛紛聚成小團體討論這個方案,思考自己該進哪個部哪個組。

半小時後,這個方案還是順利通過了。於是張正義又趁機推出了部長人選,九個管委中有八人兼任了部長:張正義自任統合部長;孔嘉誼任財政部長;高正任安全部長;韓松主動去做了海軍組長,張船長任海洋部長;李如南任勞工部長;季國風任工業與科技部長;陸平任建設與交通部長;嶽秀任衛生與後勤部長。

這些任命依次由大會批準(其實只是舉個手,很快的),還有兩個部空缺,張正義宣布要補選兩名管委,這次他不指定,由大會推選,於是不少人眼睛一亮,動起心思來。

最後,原歷史老師張建國眾望所歸地被選上了文化部長。而商務部長則爆了個冷門,原先曾帶隊探索即墨的商業組長王泊棠頗有人望,但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匹黑馬……

當初力捧李如南上位的史若雲此時出來競選了,她表面上名聲不顯,實際上給張正義這套方案出了不少主意。史若雲自信走到台下發表了一段熱情洋溢的演講,闡述了她對東海商社未來“三步走”的發展路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