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獅吼炮(第2/3頁)

……

四月廿三,東海堡禮堂。

“……所以,我們目前的火炮制造技術,是肯定無法與工業時代相比的。如果要比較的話,大約相當於18世紀後期的技術水平,不過具體來說又有很大不同……”

東海商社管理委員兼工業部長季國風站在講台上,對著近200名股東介紹著目前武備組的生產情況。

今年是東海商社登陸這個時代的第四年,也就是三周年了,按照當初改制會議制定的制度,今年七月份就是管委會換屆的時候。所以,最近不少人蠢蠢欲動起來,想搞個大新聞,哦不,是實踐東海商社的共和制度,競選下一任首席管委。

自然,他們的最大敵人就是這三年幹得還不錯的現任首席張正義了。這屆管委帶領東海商社走過了最初的困難時期,成功在當今的地盤上紮下腳跟,成績有目共睹,張正義也建立起了威望,連任概率是很大的。

所以嘛,想要擊敗張正義,就得從打擊本屆管委的威望開始。從去年底,全體大會上就有了些火氣,不時有人貶低或質疑現任管委的決策。到了今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不僅是出於派系問題,還是因為現實的資源爭奪——財政預算就那麽點,花在老張這裏一點,老李就少一點,幾乎任何議題都會引發一番爭執。最近武備組成功量產了75mm的獅吼炮,安全部提交了一個新炮兵編制計劃,不出意料果然又吵了起來。作為工業和軍事方面的頭頭,季國風和高正不得不在全體大會上對此事做一個報告。

“既然是18世紀末的技術水平,”此時台下有人打斷了季國風,翻著一份資料,問:“根據武備組整理的資料,真實歷史上這時候戰場上已經普遍應用12磅乃至24磅的大炮了,你們這獅吼炮撐死也就跟四磅炮相當,那麽什麽時候才能出真正的大炮呢?”

季國風定睛一看,原來是文化部的喬玉山,是“憲政派”的一員,最近很是活躍。他正要開口解釋,台下的林小雅就嘟囔著打抱不平起來了:“真是不幹活就沒點斤兩,平日屁事不頂,說風涼話倒是本事不小。”

“啪!”此時旁邊的主持人饒文輝敲了一下驚堂木,“安靜,請按秩序舉手發言。”

台下安靜起來,於是季國風開口說:“剛才我正要說到這點,雖說我們的總體技術相當於18世紀末的水平,但是細節上有很多區別。我們既有優勢,又有劣勢,所以造出的火炮不會與那時一模一樣。

所謂優勢,主要是材料和理念的優勢,而劣勢,則是技能和規模上的劣勢。

相比歷史上的前工業時代,我們能夠明確有目的地生產精煉鐵,這是材料上的優勢。同時,我們有著後世的冶金學知識,因此能夠針對性地對火炮進行退火和回火處理,之後還可以用水力機械進行精加工。在火炮設計上,我們也可以直接汲取後世的先進經驗,我們現在甚至可以根據火藥的爆炸規律來針對性地設計火炮造型,這些都是理念上的優勢。這些優勢能讓我們能制造出一些很好的小型火炮,甚至可以優於工業時代早期的同類產品,獅吼炮就是這樣的產品。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無敵了,我們現在在規模和技能上仍然差得遠。規模大家都懂,而技能就是手藝、經驗,這些東西是不會因為你懂得一些技術名詞就一下子學會的。

歷史上17-19世紀的歐洲和中國,已經出現了超大型的鑄造工坊,有著用幾十年的積累建設起來的大型冶煉和鑄造設施,有上百名經驗豐富的傳統工匠。他們看看顏色就知道火候夠不夠,聽聽聲音就知道鐵水是什麽情況,用手就能把數千斤的砂子堆成模具,所以他們能鑄造出重量以噸計的巨型火炮。

而我們則完全沒有這些積累,除了羅老頭等少數幾個資深鐵匠,其它股東和勞工基本都是從零做起的。所以不太依賴鑄造技能的小型火炮我們能做得很好,而需要豐富經驗和大型冶煉設施的大型火炮則完全做不出來。”

台下眾人表情各異,剛才講到優勢的時候有不少人鼓起掌來,但後面季國風強調了一下困難,他們又冷靜下來。

喬玉山猶豫了一下,為免太拉仇恨,把“你們工業部幹什麽吃的”咽了下去,問了一句:“為什麽會有這麽大差距,你們工業部沒想什麽措施改善嗎?”

季國風聳聳肩,說:“我們上個月提過一個方案,找一個水力充沛的地方建設一個大型水力工坊,以提升工業能力,但是全體大會沒通過啊。”

目前的水力工坊,即使使用改進後的水車,平均功率也很難超過五千瓦,大大限制了水力機械的使用。為此,工業部曾經提過一個極富木工朋克色彩的方案,即把十個或更多個水車連接在一起,建設一個能提供五十千瓦動力的“大型”工坊,以跳過大型鑄造需要面對的各種難題,直接過渡到機加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