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

1259年,1月13日,臨安。

臨安皇城的格局,與尋常的皇宮是不同的。

一般的皇宮,大多數坐落於都城的北邊,少部分位於都城中央;臨安的皇城,卻破天荒地位於都城之南。

官方的說法,這是坐南望北,時刻準備收復中原,然而真實的意圖一看地圖就知道——城南靠近錢塘江,直通大海,一旦有事,立刻可以乘船逃跑。

皇城分了前後兩個部分,後殿自然是皇族居住的地方,前殿正中是大慶殿,又名崇政殿,是舉辦大型慶典和大朝會的地方,平時一般不啟用。皇帝與大臣們處理日常事務,是在大慶殿右側的垂拱殿。

今日,郭陽、王泊棠和魏萬程三人,終於得以在垂拱殿中,見到了當今大宋官家趙昀,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宋理宗。

按宋禮制,外國使節覲見皇帝,無論是金、遼這樣的大國,還是於闐、三佛齊這樣的小國,流程都大同小異,只是規格有所區別。

首先,外國使節來臨安,當在五十裏外就通報,然後由朝廷派出伴使迎接,再接入臨安府,安置數日後,進宮覲見。

皇帝先在辦生日用的紫宸殿接見使節,再移至垂拱殿賜宴。接下來的幾天,再遣人給使節送去一大堆零食,又派人帶使節在臨安周邊吃喝玩樂,逛佛寺、觀錢塘潮,還有標志性地帶去玉津禦園射箭。

之後又在殿試進士的集英殿舉辦大宴,根據使節級別不同選派不同級別的官員陪宴,還要請學士撰寫致語。

再之後就可以給使節送去襲衣、金銀器等貴重物品,請他離開了。

整套流程麻煩得很,不過好在所謂“東海國”暫時級別還不高,不需要那麽高的規格,而且適逢元旦大朝會,其中請使節吃喝玩樂的部分已經做過了,所以一切從簡即可。趙昀直接在垂拱殿給兩個東海使節賜杯茶,順便聊聊天,便算禮成了。

東海三人天不亮便進了皇城,在垂拱殿院外的偏殿候著。太監給他們上了點心和茶水,但是按慣例,這時候只能吃,不能喝,以免見了官家的時候尿急失儀。他們就這麽一直口幹舌燥地等著,直到近午時才有人來宣他們進殿。

他們作為使節,得以從正門進入垂拱殿的院墻之中。垂拱殿前院並不算大,門口兩側各有一排儀仗兵,門口的內侍尖聲喊道:“東海國使郭陽、王泊棠、魏萬程到!”,然後便讓三人低頭進殿。

他們低頭看著內侍的衣角隨他進入殿中,到了預定的位置也不擡頭,直接揖拜道:“在下王泊棠(魏萬程),見過大宋天子!”

趙宋有一點好,那就是不興跪禮。跪拜之禮只能在正式的祭典、大朝會上用,或者第一次面見官家時做,平時隨便下跪,反而是會受罰的。郭、王、魏他們已經在元旦大朝會上見過趙昀,因此這次不需要跪拜,只需揖拜即可。

三人低頭站著,只聽到一聲虛弱的聲音:“呵,好三條長大的漢子,擡起頭來吧,讓朕看看。”

郭陽身高一米八五,王泊棠一米八,魏萬程也有一米七七,在當下確實算是大高個了。他們擡起頭來,看清了殿內的場景。

垂拱殿正殿其實不算大,南北不過十米,東西長約二十米,中間有幾根大柱子,兩側各有朵殿,殿中角落有鮮盔怒甲的衛兵站著。兩人從位於殿北的大門進來,前方不遠處就是幾級台階,上面的禦座上坐著一個身穿大紅色袍子的老人,身材很富態,臉色卻不太好,這便是當今大宋的官家趙昀了。

官家兩側站著幾個內侍。台階之下、官家左側,賈似道坐在一張椅子上,笑吟吟地看著兩人,他也是殿中除了官家外唯一坐著的一人。

有些出乎意料地是,秦九韶也在這裏,站在賈似道左後方,一副諂媚的表情。

禦座右前側還站著兩個身著綠袍的年輕人,不知是作甚的。

“好,好,確是我漢家兒郎模樣,甚是威武。”趙昀用不大的聲音笑著說道,“對了,海外之風俗,可是髡發嗎?”

三人心想這一問還是來了,郭陽上前,拿出早已編造好的說辭回答道:“回官家,先祖當初流落海外,思慕故土,曾斷發盟誓道‘不歸華夏,便不蓄發’。如今,我等雖已回歸故鄉,然北地為胡虜占據百年,腥膻遍地,又如何稱得華夏呢?因此我等仍以髡發為俗,只待為中國接納,再行改化。”

趙昀講的是河南口音的官話,東海人講的是河北口音的普通話,雖然遣詞造句大不相同,但意外地能交流起來。

現在郭陽這個馬屁拍得就有些水平了,趙昀微笑點頭道:“好,身在蠻夷,心向華夏。來人,賜宴吧。”

這便是今天的正題了,不過說是賜宴,其實就一杯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