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2/3頁)

這樣的方式最為穩固,但是見效也非常慢,而且歷史上受社會制度和外來因素的制約,依賴這個途徑完成城市化的例子很少,只能說美國像一點。

輸入型,就是一個地區原先沒有很大城市化的需求,但是由於貿易的作用,外界對這個地區的某種特產產生需求,願意付出高價購買。於是在利潤的驅使下,不斷有農民改行從事工業生產。而工業人口的增加又產生了對糧食的需求,於是農業生產率也在這個刺激下提升。相應的,農業生產率的提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他們又會需求更多的工業產品,兩者相互促進之下,使得工農業的生產率都不斷提升,進而產生一個富裕的城市。

典型的,像中世紀意大利的城邦,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和英國,甚至可以說改開之後的中國,都是這樣的情況。

這種方式見效快,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難以復制。輸入型的發展模式需要外部市場來進行刺激,但舊時代大家都很窮,外部市場能有多大呢?所以像威尼斯、熱那亞這樣的城邦,包括後來的荷蘭,雖然富裕、盛極一時,卻無法做大。在我們到來之前的膠州,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受海貿刺激,城市化率很高,但是達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增長了。

這種模式的關鍵拐點,在於生產率的提升!

也就是說,農民能生產更多的糧食,工人能制造更多的商品,雙方可以以對方為市場繼續增長,擺脫對外貿的依賴,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上來。增長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本地生產的普通產品也對外部產生了價格優勢,那就更能開拓一片新天地了。工業革命時的英國,就是這樣的情況。

不管是哪一種發展模式,這其中最為關鍵的,都是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了,農民富裕了,工業才有足夠大的內部市場。同時,糧食產量高了,才能供養更高比例的工業人口。

但是,農業生產率的提升,說起來好聽,可哪有那麽容易呢?在化肥發明之前,農民看天吃飯,就是再努力,也從地裏刨不出多少糧食來。所謂生產率的提升,更多的是人均耕地面積的提升,地多了,就算不可能對每一畝精耕細作,但單一農戶的總產量也一定會多。

在傳統社會,這種事是幾乎不會發生的,因為沒那麽多地給你浪費。適宜耕種的土地是有限的,隨著人口增多,只能是人均占用耕地越來越少,農民越來越窮,然後工商業也沒錢可賺……整體向後發展。

只有幸運的歐洲人,在發現了新大陸之後,有用不完的土地可以利用,因此一個農民可以奢侈地用十倍的土地產出兩倍的收獲,有力地支撐了其他產業的發展,何等令人羨慕啊!

所以說,我們要提升城市化速度,最基礎的,就是必須提升農業生產率。還好,我們現在的情形不錯,控制區內人少地多,可以通過分田提升生產率。現在的頃田法運行得也還不錯,如果就這麽放著不管,等過個幾年頃田戶一個個都有錢了,也能催生一批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工業人口。

但是這麽坐等見效太慢,我們要主動催生它!

所以這就是我們商社的工作了。不斷擴張業務規模,雇傭更多的勞工,將來也就能提供更多的產品,也能消耗頃田戶們生產出來的大量農產品,省得他們種多了反而賣不出去。

當然,這個過程中,商業的作用也是極為重要的。沒有發達的商業,城鄉之間的物資如何相互流通?要是城裏一百文的一匹布到了鄉下要賣一貫錢,那還不如自己織呢。

嗯,這倒不用我們插手,只要有利潤空間,私營的商業自然會發展起來填補這一空間的。我們能做的,是基礎設施建設。要是道路不通、運輸成本高昂,那再發達的商業也降低不了物流費用,所以我們要盡力將道路修繕起來。‘要想富,先修路’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啊。”

“哦……”

聽完他的長篇大論之後,管委們紛紛鼓起了掌。這說了半天,不就是“繼續種田、繼續擴大生產、繼續修路”嗎,不正是現在我們在做的事?

不愧是領導啊,說話就是有水平,說了一堆跟沒說一樣……

張正義喝了一大口水,又嘿嘿一笑,繼續說道:“嘛,順其自然吧。現有的幾個縣城,城墻規模限制住了,進一步發展成本很高,想城市化也沒空間了。還是專注於我們自建的三個市吧,等它們的規模上去了,平均城市化率自然就被拉高了。

當然,這是需要農村政策配合的,農民要能自由、主動地進城才行。這一點上,司法系統就做得不錯嘛,之前徐邇判了一個破產的案子之後,現在‘解救’出來的債務奴逐月增多,雖然總規模還不大,但總歸是一件好事嘛!可惜司法不歸我們管,不然真該給他發個一公斤重的大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