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護衛 下(第2/2頁)

一時間,臨淄的市面倒真回暖了不少。

相比之下,濟南城和濟南張家可就慘了。

濟南張家,山東三大世侯之一,由濟南公張榮所創。現在張榮已經年老,長子邦傑早死,由長孫張宏襲爵,但誰都知道,張榮才是濟南府的靈魂人物。

張榮此人,與其他或是心懷鬼胎、或是貪戀權勢、或是迫於威勢才服從蒙古人的漢侯皆不同,他是真正忠心於汗廷的。

當初金末亂世,張榮與其他軍閥一樣割據一方,一開始也與蒙古人堅決對抗,蒙古人來了就上山打遊擊,走了再下山收復失地。後來,河北史家降了,張柔降了,東平嚴實也降了,他四面被蒙古人包圍,才不得不下山投降。

當時的成吉思汗親自召見了這個屢次與他作對的漢子,想問問他為什麽敢於一直與蒙古天兵對抗。結果張榮猶自不服,說道:“要不是周圍都降了,我還要接著打下去呢!”

如此桀驁不馴,反而對了成吉思汗這個草原豪雄的胃口,不但不怪罪,反而對他大加封賞,將整個濟南府分封給了他。此時,張榮終於找到了值得他效忠的真命天子,不再是過去那個昏昏噩噩的小軍閥了,而是搖身一變成了汗廷的大忠臣。

這個大忠臣,同時也是武能定國文能安邦的大能臣。在他的治理下,濟南府的生產迅速恢復,也練出了一支強悍的軍隊。這支軍隊在蒙古滅金進攻汴京時勇猛作戰,無往不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幾年,李璮陰謀造反,自然要與其他漢侯聯絡,暗中許諾利益,鼓動一同起事。其他漢侯收到李璮的信,要麽裝作沒收到,要麽收起來悄悄準備,要麽覺得不可行但也沒張揚。只有這個張榮,收到李璮的書信和重禮之後大發雷霆,立刻向忽必烈告發了李璮的狼子野心,還寫信把他大大譴責了一通。

忽必烈那時為一攤子破事焦頭爛額,所以只能安撫李璮,但從此濟南和益都之間無疑結下了一個大梁子。李璮起事之後,二話不說,直接攻去濟南,也未必沒有這方面的因素。

此時張家或許也是因為告發李璮有功,張榮的孫子,也就是當前的當家張宏被升任為濟南路大都督,已經與李璮的江淮大都督同級了。不過他這個位子還沒坐多久,就收到李璮造反的消息,大驚失色,急忙組織防禦。可是,去年忽必烈北伐需要抽調兵力,張家毫不藏私,把大部分兵力都派了過去,這導致濟南極為空虛。張宏無計可施,只能帶著祖父張榮倉皇逃到了清河北岸。

如此一來,濟南便被李璮輕松拿下,府庫大開,犒賞三軍,然後開始對周邊堅壁清野,收取戰略要地,向濟南城中儲備糧草,準備以濟南堅城為依靠,抵禦蒙古人的反擊,再尋破局之法。

備戰之時,李璮本人也沒閑著,一連給漢地各世侯和有名號的文武官員寫了幾十封信,勸他們起事歸正。

他甚至還給太原、平陽方向的蒙軍寫信,向阿裏不哥求取官職。這倒並非無的放矢,因為此二地駐紮的蒙軍並非忽必烈所屬的托雷嫡系,而是術赤、窩闊台系的蒙古部族,對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的爭位多持觀望態度,說不定還真能跟阿裏不哥搭上線。反正試試總比白等好。

此外,他攻關的重點就是南邊東平的嚴忠範了。嚴家掌握了東平路周邊一大片要地,同時又控制了南清河這條交通要道,若是能與李璮一同歸宋,那麽濟南的南方立刻就安穩了下來,而且還能打通與南宋的交通線,戰略態勢一下子大為改善。嚴忠範去年才從哥哥嚴忠濟手中接過東平萬戶的權柄,他嚴家一向是墻頭草,勸誘過來並非全無可能。

不過似乎嚴忠範對李璮並不看好,並未理會他的邀請,但也沒有立刻發兵向濟南攻來,而是整頓兵力,謹慎防守,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