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2/2頁)

王綧是高麗王族子弟,現高麗國王王禃的堂兄。在王禃之前,就是他去蒙古人那裏充當的質子,被王禃替換掉之後,他也沒返回高麗,而是繼續在忽必烈手下帶一支高麗降軍。

他其實是早就知道東海商社這方勢力的。這幾年商社到處開拓貿易渠道,不少商品流入蒙統區,王綧作為高麗國族,自然能享受到這些高級商品。他對其中亮晶晶的玻璃器和極合高麗人口味的辛辣調料尤為印象深刻,當時對東海這方勢力的感受頗為正面的,沒想到居然有一日會與他們刀劍相向,更沒想到他們一介海商居然能養出這麽精銳的騎兵!

他看了一會兒,仍然想不出該如何應對,於是他只好轉頭向旁邊的洪俊奇問道:“茶丘君,東海賊軍勢如此之壯,我們該如何應付?”

洪俊奇看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哼道:“怕甚?賊人尚不足千數,縱使鐵甲嚇人,也不能朝營寨沖來送死。探馬已回陽信報信,我們只需緊守營寨即可,遼軍片刻可至,屆時我們裏應外合,定能殺散他們,賊人不過是來送死罷了。總管你還是約束好自己的部下吧!”

這支軍隊是高麗軍,軍中士兵也都是高麗人,但他們中的大部分卻不是從高麗來的,而是從沈陽調撥來的。

此事緣起於當初蒙古與高麗之間的反復戰爭。早年間,高麗有一員大將洪福源投降了蒙古,但後來高麗復叛,洪福源在高麗呆不下去,蒙古人便把他和他的部下安置到了當時已經曠無人煙的沈陽路,設立了一個高麗萬戶。後來又陸續有高麗軍將投降,也統統安插進這個沈陽路高麗萬戶之中,使得這個萬戶的情況非常錯綜復雜。

當初,高麗萬戶由洪福源統領,洪福源在軍中的地位可謂說一不二。但是後來,王禃入質,替換了舊質子王綧,王綧便被發遣到了高麗萬戶之中。他到了這裏,眼見洪福源的權勢,開始起了歪心思,便向蒙哥打小報告說洪福源有造反的心思,試圖借蒙哥的手做掉他,自己再憑借王族的身份把大權奪過來。

蒙哥可能是被他蒙蔽了,也可能是早就有了削弱洪家的意思,所以真的就“聽信”了王綧的讒言,把洪福源處死了。不過之後,蒙哥也沒把高麗萬戶的大權交給王綧,而是就這麽懸置著,只給了他一個千戶的封民,王綧也沒辦法,只能認了。

再之後,蒙哥身死,忽必烈即位。當時洪福源的第二子洪俊奇(字茶丘)在蒙軍之中效力,有幸在征阿裏不哥的時候親見忽必烈,面陳父親的冤屈。忽必烈聽了之後“非常感動”,親自為洪福源平了反,並且扶持洪俊奇登上了高麗萬戶軍民總管的大位。自此之後,洪俊奇便對忽必烈感激涕零,忠心可鑒,一生為忽必烈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上定高麗、征日本、伐南宋、平乃顏,都有他的身影。

不得不說,蒙哥和忽必烈這兩兄弟真是會玩……

說現在。高麗王王禃想著派兵給朝廷助戰,但他這個國王只是個象征,權力很有限,大政被權臣把握。而這些武家出身的權臣一向與蒙古人不對付,雖說名義上臣服了,但要讓他們出兵給蒙古人賣命,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所以王禃發令派兵助戰,其實從國內出不了多少兵,大部分兵力都是由沈陽的高麗萬戶提供的。洪俊奇和王綧兩人就是在此時帶兵加入了南征的隊伍之中。

顯而易見,王綧可謂洪俊奇的殺父仇人,跟他同處一軍,可真是把洪俊奇惡心得不行。但正是忽必烈和塔察兒的權術,故意把這兩個仇人捏在一起,互相監督互相競爭,省得高麗人團結起來。

這套競爭機制倒有些作用,之前王部和洪部是分兩軍各自行動的,相互不服,幹活倒真算麻利。但剛剛他們遭遇了東海騎兵的突襲,便不得不緊急聚在一起。這種時候,洪俊奇自然不會給王綧好臉色看,不過他是個合格的將領,也不會特意搞什麽內鬥出來。

見洪俊奇沒有讓自己去送死的意思,王綧便放下心來,看著外面說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營寨之外,銀甲騎前後散開,將高麗軍的大營團團圍住。這讓王綧等人莫名產生了一種時空錯亂的恍惚感:以前不都是我軍騎兵圍住敵方步兵然後隨意拿捏嗎?怎麽到自己出征的時候,就反了過來,我方步兵反而被敵方騎兵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