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2/2頁)

“但這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完全可以吸取教訓,避免這樣的結果……”

史若雲打斷了她:“還是從長計議吧。發行紙幣很容易,但發行紙幣的關鍵不是紙幣的發行,而是如何控制住紙幣的發行。這個議題可以作為一個重要項目開始研究,但是不能貿然推進。你一開始說的是‘首先’對吧,還有‘然後’呢?”

紀萍萍有些失望,但很快又繼續說道:“……‘然後’剛才已經提過了,就是進一步發揮儲蓄券和儲蓄所的作用,實現‘信用擴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流動性”,眾人琢磨著這個有些耳熟的名詞,不少人都看向了一直在旁邊默默聽著的周弘文,他之前搗鼓出來的債券項目的議題就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現在又來,搞金融的還真是喜歡這個調調啊。

有人忍不住問道:“‘信用擴張’是什麽意思?”

“嗯,就是……等等,讓我想想……”紀萍萍努力組織著語言,試圖盡可能講個明白,“對,剛才我說了印儲蓄券和放貸很像吧,其實儲蓄券真正的作用就是提升貸款的額度,也就是所謂的信用擴張……”

看著眾人一頭霧水的樣子,她又繼續說道:“就按剛才的例子,你吸收了十萬貫銅錢的存款,為了應對儲戶日常提款,需要留20%的準備金,那麽你能放多少出去?只有八萬對吧?這八萬就是你的信用,錢還是那些錢,只不過轉了一手,並沒有擴張。但是對於後世的現代銀行業來說,吸收十萬存款,20%準備金,那麽可以放出去的貸款是多少?整整五十萬!這就是信用擴張!”

聽到五十萬的天文數字,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更多的人豎起了耳朵,側耳傾聽了起來。

紀萍萍對這樣的效果很滿意,繼續說道:“為什麽會這樣呢?是因為銀行貸款給你的時候,不是從存款裏拿八萬給你,而是給你新建了一個儲蓄賬戶,裏面打上八萬。這樣一來,對於銀行來說,貸款總額增長了八萬,存款總額也增長了八萬。這新增的八萬存款,扣除20%的準備金,又可以放六萬四的貸款出去……如此一直循環下去,總共可以放出十萬除以20%也就是五十萬的貸款!”

張國慶的腦子又轉不過來了:“等等,我有些糊塗……你這是以貸款客戶貸完款之後仍然放在銀行裏完全不取出來為前提的啊,要是我貸完八萬直接全提走了,不就沒後面的事了?”

紀萍萍答道:“嗯,沒錯,對於單獨一家銀行來說是這樣。但是在後世銀行業已經覆蓋了生活的大部分角落的情況下,你取出的八萬貸款,不管又買了什麽東西,最終還是會流入別的銀行成為新增存款,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道理仍然是成立的。明明只有十萬原始存款,經過銀行業的放大,最終為社會提供了五十萬的流動資金,這就是信用擴張。”

張國慶點頭道:“哦……有些明白了,但是現在顯然不能這樣啊……等等,那和儲蓄券又有什麽關系?”

紀萍萍說到關鍵處,精神頭都起來了:“問題就在這裏,這個信用擴張,能顯著地解決當前的錢荒問題,但是現在的原始銀行業並不能做到這一點,而儲蓄券就是一種能起到信用擴張作用的工具。舉個例子,你發放一筆貸款之後,不是給他八萬銅錢,而是給了他等面額的儲蓄券,那麽他拿出去花了之後,總有人不會立刻把拿到的券兌換成錢,那麽儲蓄所就相當於多了一筆存款可以支配,可以發放更多的貸款……這就實現了信用擴張!

投入到社會中而不回流的儲蓄券比例取決於社會對儲蓄所的信任程度,長遠來看應當與準備金率趨同,也就是說十萬存款、20%準備金最終可以創造五十萬的流動資金,可以說信用擴張的效果很顯著了。但這是長期效果,短期來看這個比例不會太低,不過問題不大,要是一步到位了,以後還缺少增長的余地了呢。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現在準備金率過高,正好也提供了不小的擴張空間。”

本來,財政系統內部討論的方案是以發行紙幣為上策,所以之前紀萍萍對備選的儲蓄券方案有所淡化,但現在既然紙幣方案被史若雲擋了,就只能把備選案好好吹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