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推恩(第2/3頁)

“哦?”張春銳聽了,思索甚多,但沒立刻做什麽表示,只是問道:“這般改來,對廣明影響可大?”

嚴行舟一股不悅的表情:“稅照交,名額卻要操持於那些退伍兵丁之手,影響如何不大?東家們這是卸磨殺驢啊,要我說也別這麽一點點來,幹脆把這勞什子會議全撤了得了!我來本是要向梅喧打探些消息,若真是如此,那我縣便只能聯合抗稅了!”

張春銳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其實廣明大可不必如此憂慮。在我看來,這前後區別也沒太大嘛。”

嚴行舟不解道:“如此大的變易,怎麽就不大了?”

張春銳道:“原本廣明捐這個議員用了多少稅賦,三百還是五百?變易之後,你找二三十信得過的族人,將這筆錢糧記在他們名下交上去,給他們捐個公民身份,再讓他們投你的票,不就還跟以往一樣麽?再者,你也可以派族中子弟去當兵,退伍回來又是一個名額,還省了不少錢;或者當下不少頃田戶都是未娶青年,你將族中遠支庶女嫁過去些,不也就拉攏過來了麽?”

嚴行舟聽了他的出謀劃策,感覺豁然開朗。他心中將聽來的改革方案細細一盤算,發現若是操作得好,甚至能比改革之前多占一些份額。想到這裏,多日來的積郁一掃而空,轉而喜上眉梢地對張春銳拱手道:“今日來找梅喧,果然找對了……如此說來,不但可以消弭一場災禍,而且大有可為啊!”

張春銳也回禮道:“那就祝廣明兄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了!”

嚴行舟感覺心潮澎湃,隨便與張春銳聊了聊他的新工作,就告辭回家去籌謀他的大事去了。

張春銳一直送他下樓出門,目送他上了車離去才回屋。不過這時候,他卻笑了出來:“東家們這是在推恩啊……”

他坐回桌邊,拿起筷子,夾著嚴行舟送來的香油筍幹拌牛肉絲嚼了起來,一邊嚼著一邊思索著這次明顯是事先放風的改革動向。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縣政改革,而是他所在的蓬萊郡分管會。

從級別上來說,這個分管會與舊時代的“府”相當,但一個府衙一般也就幾個官員加一批吏員完事了,管理的事務很少,而分管會卻結構復雜許多,除了他所在的交通局,還有教育局、公安局、衛生局等一系列機構,幾乎將民間事務事無巨細都管起來了。這種機構設置和職責的不同,反映了“東海朝廷”與舊朝廷的巨大區別,那就是重治理而非管制,重發展而非一味從地方索取。

但是,這麽一個復雜龐大的機構,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還不能是一般人,得是能讀書識字有做事能力的人才成。更別說,東海國的地盤一下子擴張到了八個郡,每個都需要這麽多人。所以短期內,管委會還是只能重點建設郡級的分管會,很難把同樣復雜的機構鋪設到縣一級。

實際上在縣一級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構。東海人在舊控制區的每個縣都開設了法院,派遣了法官,掌管著司法權——實際上也就是過去縣令的主要權力——只不過這個法院系統是由全體大會直接掌握的,跟管委會不是一個系統,主要目的也更多的是彰顯代行國王權力的全體大會的權威。此外還會派駐一個稅務小組,用於監督議員們的納稅情況。據說,統計組也在各縣有眼線,不過這就不是能公開討論的了。總之,這部分占用的人力不多,作用也反倒和古典官府有些像,重在“控制”而非治理。

而縣級的“治理”職責,比如緝捕盜匪修橋補路一類的工作,就被打包分包給了納稅大戶們。實際上幾年來他們也做的不錯了,雖然大多數時間什麽也沒做,但舊時代朝廷派過來的縣官們也同樣幾乎什麽都不會做,只管收稅。相比之下,被督促著修修路的他們幹的還可以,畢竟是自己出錢修的。

但是,這種粗疏的治理相比管委會的期望還差得遠。現在雖然只能管理到郡一級,但將來肯定是要下沉到縣的,而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就不免會與當地勢力產生沖突。而現在正逢開拓時期,當下管委會就面臨了兩難的局面:若是放任縣級自治的局面持續下去,將來不免尾大不掉;但若是直接取消自治,會立刻激化矛盾不說,也沒那麽多人手去處理縣域事務。

“所以,就出了這麽一個‘推恩’的法子。”張春銳給自己斟了一盅酒,晃著酒杯說道。

管委會適時推出公民制度,將原本基於稅賦的選舉改為基於人數的選舉。短期內,鄉紳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維持自己的份額,但長期來看,等到自己的族人一個個都成了登記在冊的公民,擁有一系列由管委會而非宗族賦予的獨特權利,那時還能保證他們跟自己一條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