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2/2頁)

狄柳蔭今天供奉的禮物,是上船的時候就帶來的。這倒不是特地為開來般若寺準備的,而是因為他早就知道錫蘭是個佛國,佛教在居民生活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世俗政權還要重要,所以提前備好了禮物,等到了就找個地方送過去,再順手宣揚一下,好博取當地人的好感。這次來了高郎步,他覺得當地條件不錯,以後可能會常來,於是就跟剛認識的唐商打聽到了這個般若寺,把東西送了過來。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有般若寺的“護身符”,以後他們在當地開展活動就輕松多了。

事情辦完,他們順路遊覽了一下般若寺附近的風光,便啟程回城了。

在城中艦隊租住的小院中,韓松等人已經在準備宴席了。船隊裏的廚師們風風火火地烹制著各種菜肴,水手們一部分在麻利地布置桌椅,另一部分無事可做在旁邊聊天。甚至還有人搭了個戲台,贏平唱了首歌過後,潘學忠上去講起了葷段子……

等到狄柳蔭他們回來,門口就燃放起了鞭炮,慶祝新年。

狄柳蔭聽著噼啪的爆響,看著滿地的紅紙,感慨道:“又是一年一月一日……”

他身邊的章愷糾正道:“不,是一月三日了。”

狄柳蔭一愣,然後更感慨地說道:“對啊,是一月三日了。”

值此三新之際,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歷史也發生了一次重大轉折,那就是一套新的歷法正式開始實施了!

這套歷法,便是《新明歷》,也就是“新修大明歷”。這個“大明”不是後面那個大明朝的“大明”,而是太陽的另一種稱呼,顧名思義,這部新歷也就是一部純粹的太陽歷。

這套《新明歷》,由秦九韶主持編著,以沈括曾經提出的“節氣歷”為基礎,摒棄了擬合月相的陰歷置月法,而以節氣周期置月。其中,立春日為一月一日,驚蟄為二月一日……小寒為十二月一日。

由於擺脫了月相的束縛,這套歷法非常簡單明了,沒有不可捉摸的大小月變化。除一月外,恒定為單月31天、雙月30天,而一月比較特殊,常年30天,閏年多一天。置閏規則也非常簡單:每四年增加一閏日,甲子當年即是閏年,也就是逢子、辰、申置閏,每雙甲子不閏。這樣,在120年中設置29個閏日,平均周期365.2417天,比標準回歸年略短,約兩千年會產生一日的誤差——這比後世通行公歷的精度略差,甚至還不如當今一些先進的歷法,但是勝在置閏規則簡單,至於兩千年一日的誤差也不算什麽,大不了兩千年後再欽定新增一個閏日唄?

這套歷法簡單、明了、先進,但在傳統觀念中,無疑是離經叛道之舉,若是平時推行,一定會招致巨大的反對聲浪。但是,它的推行者是宋世祖。

宋世祖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有三:一是生個兒子;二是收復東京;三是封禪泰山;四就是推行新歷、革故鼎新了。

前三件事,他都沒法做到了,所以就對唯一能做到的第四件事特別上心,在臨終時仍然念念不忘,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臨終了才特別念念不忘。而且今年正是三新之交,是多麽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啊,所以他把改歷的事寫到了遺詔裏,強烈要求推行。

中華傳統,死者為大,更別說是死皇帝了,還是一個以“祖”為廟號的皇帝。所以遺詔一下,命令一出,上上下下,愣是沒有敢反對的,這事就這麽做成了。

而且宋世祖也沒把事情做絕,沒有要求廢止舊歷,只是要求兩歷並行:傳統節日,只要不是與節氣相關的,都按舊歷進行,各種祭祀也按舊歷來;只有農事、科舉、朝廷事務,才按新歷進行;目前仍是一團亂麻的舊歷重修工作也在繼續進行,而且有了新歷為骨幹,修訂難度其實是下降了。

而東海人早就在開始試著制定一套純粹的太陽歷了,這套《新明歷》的出台,其實他們也是給了秦九韶不少“靈感”的。所以他們也是這套歷法最堅定的鼓吹者之一(另一個是賈似道),身體力行地一轉年就開始實施了。這甚至騙到了不少旁觀者,還以為他們對宋世祖忠心耿耿呢!

而這套在歷史上從未砸起過水花的歷法的橫空出世,也預示著歷史完全拐入了新的軌道,以後的未來,已經不能參考舊有的歷法來記錄了。

這是全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