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深圳堡

1266年,11月1日,廣南東路,寶安鎮,深圳堡。

“哈,又到深圳了,真是令人懷念啊。”

呃,這種如此可疑的話語,不是從某個股東口裏說出來的,而是朱涇少校的感想。

當年,他和他的船員們流落臨高,後來就是先設法找船來到了自家人在寶安鎮設立的這個基地,才得以回到本土的,當然會對這裏懷念了。

廣南兩路的頭號貿易重鎮自然非廣州莫屬,但北風起的季節,溯珠江而上實在是不方便。因此東海商社就在寶安鎮設置了一處基地,平日買買賣賣,臨到季節了就把本地貨物囤積在基地裏,等艦隊來一次裝卸了貨物便可走人了。這處基地就是深圳堡了,位於寶安鎮南邊一處港灣旁邊,因為灣內水頗深,是個好港口,所以入鄉隨俗起名叫深圳。

商社在這裏修了棱堡、碼頭,又駐紮了一些武裝商人,還派了張正義過來主持成立了廣南工作組,在天南之地上躥下跳,又是做生意又是募人出海的。這種赤裸裸的殖民行徑看在本地人眼裏,實在是……沒什麽啊。

人家同樣是朝廷認證的良民,來了不偷不搶,反而和和氣氣做生意,還出錢雇人做工修路買糧買水,買地蓋座大宅院又怎麽了?雖說有疑似駐兵的行徑,可我們廣東人向來武德充沛,宗族械鬥起來糾結上千人持刀弄槍都不算事,人家海商養上百多個打手那不更是稀松平常麽,難不成還能為這點破事去報官?

就算報了官,官府也不會管的啊。東海國是朝廷親藩,國中大員和賈相關系融洽,小小州縣的綠袍官哪裏敢得罪他們?與其整天瞎想這個,還不如想法在生意上跟東海人搭上門路呢。人家向來是白花花的現銀元付賬,童叟無欺,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合作夥伴啊!

這不,一見大批巨舶泊入了深圳港中,臨近的居民非但不驚慌,反而歡天喜地地挑著蔬果迎了過來。堡中的酒家和姑娘們也張羅了起來,迎接這些北客的到來。

呃,這裏作為海貿重地,到處都是憋壞了的水手,合適的娛樂設施自然是必要的。

不過深圳的產業也不僅只有這些,堡裏的工作人員利用當地木材資源豐富的優勢,在這裏建立了一個簡短的加工產業鏈,向本地人收購來各種木材,利用本土運來的水力機械加工成板材,然後發包給本地人制造成各種日用品,後者在南洋很有銷路。在堡外,不少人為了接活,就地建屋住在了這裏,已經有了個工業區的苗頭。

另一邊,這次南下的符凱偉、高川、杜松林、周興等股東,也與當地的張正義等人會面,熱絡地問候起來。

張正義是今年日本局勢大局已定之後趁著北風的尾巴南下的,其實到這邊也沒幾個月,不過過了一個酷熱的夏天,明顯是黑了不少。

“讓我看看貨單……”幾人剛坐定熱絡了一會兒,張正義就進入了正題,拿著貨物清單看了起來。

過了好一陣子,他心中有底,便說道:“這些毛皮人參之類的北貨多給我留兩箱,鐘表和鏡類也留幾件,都記賬上,我好拿去走關系用。”

東海商社在廣東的貿易,主要是“賣”而非“買”。此時廣東並未有後世那般高的開發程度,但幾百年安靖,也有了相當程度的積累。據戶部紹興二十三年的統計,整個廣南東路有五十多萬戶居民,再考慮到統計遺漏,總人口應當在三百至五百萬的範圍內。這個數量,已經與高麗、日本、三佛齊等大國相當了,而且由於生產技術和自然環境的優越,人均GDP還要高得多。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艦隊帶來的北貨和自產商品有很好的銷路,即使是皮毛這類在當地幾乎用不上的東西也有土豪買去收藏的。相比之下,能買的東西反而不多,物產要麽與江南重合,要麽與南洋重合,價格上沒什麽優勢,只是空出艙位之後不得不買些東西補倉罷了。

高川立刻豎起來耳朵來:“怎麽?這邊有人找你麻煩嗎?”

張正義擺擺手:“不是,過陣子我打算去安南拜訪一下,到時候好給安南大員們送點禮物。”

這時符凱偉不屑地哼了一聲:“那些越南猴子有什麽好拜訪的,你看中哪塊地,兄弟們直接打過去就是了。”

張正義眉頭一皺:“你們這些個毛病能不能改改,都多大人了還整天打打殺殺的。安南又沒什麽油水,我們去搞它有什麽好處?反而歷史上他們對蒙古人打得不錯,說不定我們可以加以利用呢。”

符凱偉趕緊笑了一下:“張哥兒說得對啊!這搞事還是您專業些。你這來廣南也好幾個月了,對這片是怎麽打算的?”

張正義扔給他一根香蕉,說道:“根據歷史經驗和現在的形勢來看,蒙古人應該一時半會兒對嶺南這邊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我們在這邊也就沒有重大的戰略利益,所以工作主要是服從商社的大利益……說實在的,一是在商業上盡可能賺取利潤,反哺本土,另一個就是支持你們在南洋和西洋的開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