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2/3頁)

聽他這麽一說,謝太後更氣了:“還投降呢,人家都打上門來了!你再聽聽,那大炮可是從南邊打過來的!東海人的大船都到皇城根了,你再這副荒唐樣子,可就要跟徽廟欽廟那樣被北人捉了去了!”

“什麽?”趙禥一下子嚇醒了,也不遮著貝貴儀了,一個箭步蹭到窗邊往外望去:“東海人打過來了?怎麽可能,賈太師不是說他們得一個月才能動起來嗎,怎麽這就來了?而且朕的新軍和大戰船呢,怎麽沒把他們趕跑?”

謝太後嘆了一口氣:“軍戰上的事,老身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清楚,不好多說。不過,賈太師,還有葉鎮之、趙和仲他們正往大內來呢,你速速整好衣冠,去與他們商議吧。”

趙禥沒辦法,只能伸平雙手,任憑謝太後叫過來的宮女整理衣物。她們有的在給他撫平褶皺,有的給他套上了經典款的紅袍,有的在整理束帶,有的在給他氣色虛浮的臉上撲粉。

一邊整理著,一邊他仍自有點想不通:“母後,真是東海人打來了臨安?可是為什麽啊,朕待他們不薄啊!而且平日他們那麽恭順,怎麽就突然鬧起來了呢?”

謝太後又露出一副苦澀的表情:“誰知道呢。但依老身看,也是太師太過得意了,驟然便要與東海人動刀兵,說不定就是因此激怒了他們。可是他們怎麽來的這麽快,還這麽厲害……老身也想不通哇!不過,他們來者不善是真的,‘奉天靖難’的大旗都掛起來了呢。”

“奉天靖難?”趙禥書讀過不少,但腦子不怎麽好使,對此並沒什麽印象,“這是什麽意思?”

其實沒印象才是正常的,因為這詞是後世朱棣發明的,現在還沒人用過呢。也就韓松三人不學無術,想不出什麽好詞,又不想把“清君側”一類的陳詞濫調拿出來,就提前山寨了一下。但是,他們居然反而歪打正著了。

謝太後親自給他戴上襆頭,說道:“我問過陳學士了,他說‘奉天靖難’詞語未曾見於典籍,但倒有個‘奉天之難’,說的是唐代德宗皇帝削藩,引發了眾節度使叛亂。或許是東海人不學無術,寫錯了字,不過用於此時此景,倒也貼切……”

趙禥不禁打了個哆嗦,他雖然腦子不太好使,但事關自身利害的時候還是分得清輕重的:“那得趕緊商量對策才行啊……他們還有什麽要求,割地賠款能不能行?”

“誰知道呢?”謝太後搖了搖頭,但突然又想起了什麽,趕緊對趙禥說道:“官家,快,命人去武庫挑些輕便的兵器來,分發給各宮!”

趙禥沒理解她的意圖,下意識地點頭道:“對,大敵當前,宮人也得自保才行。”

“自保什麽啊!”謝太後差點就要捶胸頓足了,“要是東海大兵真打了進來,她們那點小胳膊小腿能有什麽用?兵刃是用來自裁的!靖康之恥,可不能再在臨安重演了!”

……

作為一個都城,臨安的格局是與眾不同的。

大多數普通的國都,皇城要麽位於城正中,要麽位於城北,唯獨臨安偏偏反了過來,皇城是建在舊杭州城的南邊。對此,趙構的解釋是“坐南望北,不忘故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因為城南更靠近錢塘江,一旦外敵打了過來直接可以上船就走,逃跑起來可就方便多了。

這個格局對於以陸軍見長的金人確實是有用的,但對於從海上而來的東海人,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正好把軟肋給暴露了出來——戰艦往江邊一靠就是皇城根,連碼頭都是現成的。

等到謝太後收到告急之後親自把趙禥揪了起來的時候,東海軍都已經把最南邊的嘉會門給占了。

更多的士兵還在從玉津渡口上岸,林宇和魏萬程兩人已經身先士卒,登上了城樓,策劃起了下一步的行動。

“老魏,你對這片熟悉,我們下面應該怎麽走?”林宇問道。

魏萬程四處張望著說道:“等等,先待我觀察片刻。之前我來的時候都是被人帶著走,稀裏糊塗的,哪有那麽清楚?先讓我回憶一下……”

其實不用魏萬程講解,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林宇現在也能將臨安城的結構看個大概。

大致來說,臨安城整體是個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條形,最外層是包裹住了整個城市的外城,城墻修繕得很是完善,墻頭之上可並排跑開三匹馬。而皇族居住的內城位於城南沿的鳳凰山東麓,面積比起外城就小多了,城墻是個不規則的多邊形,周長只有九裏。內城最核心的一片區域則是皇帝居住的大內,也就一點點大。

畢竟臨安是大宋實際上的首都,這三層都是有森嚴守衛的。但是嘛,根據我大宋一貫的尿性,越是靠近核心的地方,軍隊就越容易墮落。可想而知,在承平了百年之後,守衛臨安的那些軍士還能有多少戰鬥力……雖然現在有了新編禁軍,但他們也沒預料到今天皇城居然會被偷襲,大部分都調到城北圍攻京東商城去了,現在守衛南城的也就是不多的舊軍。對付他們,都不用真刀實槍地打,只要用艦炮轟上幾輪,他們就作鳥獸散了,而作為門戶的嘉會門就因此輕松地被東海軍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