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3/3頁)

除此之外,條約的主要內容是堪稱天文數字的巨額賠款,總額高達兩千萬東海銀元!

當年給遼金的歲幣相比這個數字可真是九牛一毛了,不過相對於南宋每年五千萬的財政收入,仍然是一個能夠承擔的數字。只是,朝廷的支出同樣巨大,一次想騰挪出來也不算容易。但東海人貼心地為陳宜中設計了一套“國債”方案,讓他可以把負擔攤派出去,減少了財政壓力。順理成章的,這筆巨額國債以市舶司關稅進行了擔保,同時貪婪的東海金融體系也趁這個機會更加滲入到了江南地區。

在前兩項主要內容得到滿足之後,東海人並未進一步提出領土要求,這讓宋人多少有些欣慰。但實際上東海人已經把整個華夏視作了囊中之物,也不在乎一時的領土割占了。

不過,雖然沒有關系到主權的領土要求,卻有關系到財產權的土地要求。東海商社新設了一家“江南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從朝廷所有的公田中索要了一大堆星星點點的小塊土地,如果把這些土地在地圖上標注出來,就會發現它們從建康到上海又到臨安,幾乎連成了一條線。

之前管委會討論到了江南新經濟開發的議題,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鐵路問題。江南雖然水網密布,但這只能解決運量,不能解決時效問題。若是能修建一條貫通江南主要城市的鐵路,用迅捷的列車和電報將這片潛力無限的地區聯系起來,無疑更能促進當地的發展,也更有助於東海影響力的滲透。但是,在江南修鐵路可不像在北地那麽容易,需要架設大量的橋梁倒是其次,關鍵是征地難度高上了天——土地既分散又昂貴,若是沿線一家一戶談過去,恐怕再過幾十年也修不起來。

但這個時候,賈似道之前推行的公田法出乎意料地緩解了這個問題。他將大量的土地收歸朝廷所有集中起來,別的影響暫時不去評價,但至少現在使得事情清晰了很多,東海人只要把其中能連成線的要過來,就解決了相當一部分征地問題。雖然江南鐵路只是個設想,距離真正實施還遙遙無期,但既然現在就有這個機會,那幹脆就在臨安條約裏順便解決了,省得以後再煩。

於是,這個在後世被評價為“《臨安條約》中影響最深遠”的條款,就這麽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