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2/3頁)

“這哪行?老夫雖然輩分長了點,但這可是新鮮東西,還是得靠你們年輕人來談,我上去不是添亂嗎?”樂庵先生謙虛道。

鹿可言笑著說道:“哪呢,一會兒議論起來,各方人士吵鬧起來,說不定得出火氣。還得您這樣有名望的才能震住啊。”

說著,他便引著樂庵先生往前面走去,後者本也只是謙虛,半推半就就坐了過去。

既然最大一個都坐好了,別的也沒什麽好說的,又折騰了一會兒之後,豪傑們便都入座了。

現在江南地區已經出了梅雨季,正是炎熱無比的盛夏時期,最為令人難耐,議事堂內的人也不免很快出了一身大汗。但這仍無法阻擋他們火熱的心情,討論很快進入了白熱化……

不過這白熱化有點過了啊。

“我們嘉定也……”

“我是盧涇畔……”

“我家前年被收了三百畝公田……”

“朝廷的稅制實在是太隨意……”

“各縣該自編團練,攜手……”

“嗡嗡嗡……”

議事堂內坐了上百個人,都是來自周邊地區的名人,初逢這麽大的場面,每人都想出出風頭,爭先恐後地發言,結果鬧得場面一團糟,最後誰說話說了什麽完全聽不清,會議完全進行不下去啊。

鹿可言看到這混亂的場面,一下子懵了,連忙轉向身邊的紀銘問道:“容肅兄,現在該如何是好?”

紀銘也手足無措,他寫些文章鼓動別人去做事還行,可真遇到這種場面自己也沒辦法啊,於是只好繼續轉頭向右邊的一人問道:“汪兄,你們東海國那邊開會難道也這麽亂麽?”

這人正是東海國的汪洪,實際上他是統計組的人,這陣子正在上海活動,順手被王泊棠抓了丁派到這邊來旁聽,順便“指導”一下,也算是專業對口。

紀銘等人並不知道他這一層身份,只知道他是東海國民,但即使知道了也無所謂,本來他們就深受東海新思想影響,對東海各項體制多有借鑒,而且此時也確實希望東海國能有所幹涉,幫助他們抵禦朝廷的威脅。

汪洪搖搖頭,從桌上拉了一個香爐過來——屋內人多,為了除臭,擺了不少香爐——把上面的細香柱按滅又掰成好幾段,往左一推,說道:“鹿兄弟起來主持吧,人員不得隨意發言,必須先舉手,然後你點名才可起身講話,每次發言以這一小段香的時間為限。”

實際上東海議事規則還有很多細目,不過一時間也沒法跟他們解釋太多,只能先用最簡單的來了。

鹿可言如獲至寶,連忙道謝,然後站起身來,正要先找塊驚堂木拍桌子讓他們安靜下來,一個意料之外的聲音就幫他完成了這一點——

“不好了,大事不好啦!”

聲音是從室外傳來,吸引了眾人目光後,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很快就有一人匆匆闖入了室內,臉上帶著驚慌的神色。

鹿可言剛站起來就遇到這個情況,愣了一下,隨口問道:“何兄,這是出什麽事了?”

剛進門的何姓青年雙手扶著膝蓋,剛喘順兩口氣,就擡高聲音說道:“周知縣送來的消息,太後們、官家和朝廷已經封了張世傑為‘滬國公’,帶著一將新軍北上‘加強江防’來了!”

周知縣就是昆山本縣的知縣,按理說鹿可言他們這麽胡鬧是公然跟他作對,他該管一管才對。不過他也是揚州士紳出身,立場與昆山同行一致,思想很是開明,同時他是舊朝廷任命的,對陳宜中的新朝雅政不怎麽看得上,因此也就由著這個“議事會”動作,甚至還給他們通風報信。

但就算他不管,也另有管事的來了!

“什麽!”場上不少人立刻震驚了起來,“賊子乃敢?!”

張世傑最終還是沒有在戰時就義,雖然當時在城門上很英勇,但後來當謝太後她們被帶回皇城之後,他還是在她們的命令下投降了,做了東海軍的俘虜。

雖然他在臨安防禦戰中戰敗,但平心而論,不是他不努力,而實在是東海軍過於強大,就算再有十個張世傑也翻不了天。單就戰時的表現來看,他還是可圈可點的,在劣勢情況下盡可能給東海軍找了些麻煩,而且忠心尤為可鑒。這一點對於東海國來說未必受用,但考慮到接下來的局勢,還是有一定利用價值的。所以,臨安條約簽訂之後,東海軍撤離臨安,這名悍將又被平安放了回去。

在當下這種特殊時期中,皇室和新朝廷急需一支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來重掌局勢,而在外的軍閥立場搖擺,能保持中立不投靠別家就不錯了,還能指望他們怎麽效忠呢?因此,張世傑就成了新貴們唯一能倚為柱石的大將,最終非但沒追究他的戰敗之責,反而多加勉勵,又加官晉爵,著他整頓新軍,為朝廷重建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