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第5/5頁)

世界各地隨之展開大規模消滅Angel的行動,有時使用火焰噴射器,有時連激光都赫然登場。更有國家出台獎勵政策,國民可憑Angel的腦袋領取獎金。到了這個地步,把Angel拿來吃吃喝喝自然也毫無問題。但日本人還沒高興多久就發現,異常繁殖的陸生Angel不僅肉質堅硬,而且有股濃烈的汽油味,根本無法入口。美味的只有現今已很稀少的水生Angel,而這種Angel只生活在南太平洋極有限的區域內,由於動物保護組織和環境保護團體的壓力,目前依然禁止捕獵。

盡管各國興師動眾,陸生Angel的數量卻全無減少的跡象,原因是尚未發現對付Angel的有效藥劑,只能用打死、燒死等原始手段。人們不禁竊竊私語,照這樣發展下去,地球上的石油化學制品遲早要被它們洗劫殆盡。

就在這時,事態忽然峰回路轉。

找到解決之道的是法國的一個輻射能研究小組。這個小組原本致力於研發輻射能清除劑。如何清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積存在地球各處的輻射能,在當時也是科學界研究的課題之一。

輻射能清除劑試制成功後,以小型炸彈的形態投放在世界若幹地點,結果不僅輻射能急劇減少,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效果——生活在當地的Angel也隨之滅絕。

不僅能清除輻射能,還能消滅有害生物,真可謂夢幻般的發明。對被Angel攪得焦頭爛額的各國來說,這種命名為“Blue Earth”的輻射能清除劑無疑是天降救星。不久,曾經瘋狂繁殖的陸生Angel徹底銷聲匿跡,存留於世的只有棲息在南太平洋的水生Angel。

環境保護團體主張:“南太平洋也應該投下Blue Earth,如此才能完全清除輻射能,還我們一個美麗的地球。”

動物保護組織則聲稱:“我們堅決反對在Angel棲息區域投放Blue Earth。水生Angel原本就已瀕臨滅絕,此舉勢將導致該物種從此滅絕。”

“但Angel棲息區域殘留大量的輻射能,將會給環境帶來無窮隱患。”

“如此珍貴的生物,人類絕不能隨隨便便就將其消滅。”

從研究結果來看,Angel的生存離不開輻射能。由於二十世紀頻繁進行核試驗,輻射能濃度不斷增強,它們才得以繁衍生息。而它們的誕生是受海底核試驗的影響,由深海生物突變而來,這一事實同樣無法否認。

“地球必須清除多余的輻射能。”

“人類有責任保護其他生物。”

環境保護團體和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爭論永無盡頭。

距離地球七十八萬光年的某行星上,一場對話正在進行。

“聽說那顆星球的生態系統又有了些許變化。”

“哦?什麽樣的變化?”

“放射性物質的數量驟減,似乎是星球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物清除掉的。”

“果然不出模擬實驗的結果所料。”

“是啊,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包括統治生物對新生物的反應。”

“只要對那顆星球上的統治生物此前的行為模式稍加分析,很容易就可以料想到。他們表面上擺出重視其他生物的姿態,骨子裏卻極端反復無常,任性妄為。是否允許一種生物存續,全視對自己的利弊而定。”

“他們對待環境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沒錯。他們在環境方面的最大追求,就是盡量讓自己居住得舒適,也因此才會去清除放射性物質。”

“愚不可及!輻射能本來就是他們自己制造出來的。”

“像他們這種把星球糟蹋得遍地都是輻射能的情況,從宇宙範圍來看,其實再常見不過了。對了,那種被他們稱為塑料的合成物質泛濫成災的情況也一樣。”

“已有生物就是這樣創造出此前不存在的物質,為新生物準備好一個適宜生存的理想環境。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不斷上演著這種統治生物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碼,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現在他們正在拼命苟延殘喘,清除輻射能是最後的掙紮了。”

“按照模擬實驗的推演,之後將如何發展?”

“進入某個時期後,將會再度爆發肆意濫用輻射能的大戰,這次連清除的余地都沒有,將直接導致他們滅絕。”

“之後新生物的時代就會到來?”

“屆時的環境會變得適宜新生物生存。”

“到那個時候,那顆星球會變成什麽顏色呢?”

“估計是紅色。”

“新生物想必會認為這就是星球本來的顏色,而在現在的統治生物看來,星球應該充滿綠色才正常。”

“其實對那顆星球自身來說,綠色也罷,紅色也罷,都無關緊要。”

“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