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紀念館(第6/8頁)

“市長委托他調查那件事。”

“啊,這樣啊。那真是有勞您啦。”

“不過請你不要告訴其他人天下一先生是偵探,不想引起無謂的麻煩。”

“哦,這我當然明白。我沒那麽傻的。”

門房把掛在腰間的鑰匙串弄得叮當響,打開鐵門上的鎖。

“鑰匙借我,接下來我來帶路。你在外頭看著,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是,我明白了。”門房或許是想見識一下偵探的推理現場,露出極為遺憾的表情,接著交給博士鑰匙串。

“管理員就他一個人嗎?”我邊走邊問。

“對,一直都是他一個人。我們預算不足。”博士不滿地說。

“盜挖事件發生時,他也在那裏嘍?”

“沒錯。”

“這個人嘴巴牢靠嗎?不會把我的事泄漏給別人嗎?”

“其他事情姑且不論,但關於這次的事,他不敢輕率妄為的,畢竟事關他的飯碗。”

“可是家父說,等案子解決以後,過一陣子就要把他給辭了。”

“那很好。”我對小綠說。

說是紀念館,也只是一棟小屋。木制的老門上掛了一個堅固的鎖頭。月村博士從鑰匙串裏挑出一把,打開鎖頭。

室內有點黴味,地面是泥土地,小小的窗戶附近擺著像是餐桌的桌椅。房間角落有一座原始的暖爐,煙囪延伸到戶外。暖爐的對側擱了一些老家具。有些有抽屜,也有一些只是單純疊了幾個木箱。

泥灰墻上處處貼著照片,底下附有說明的紙張。仔細一看,都是某處的富人捐款修復這座紀念館時的照片,或是外國賓客拜訪時的紀念照。

“我聽說紀念館有二樓?”

“上二樓的路在這邊。不過二樓幾乎甚麽都沒有。”

博士打開門,那裏是約一平方公尺的方形空間,有一座梯子立在裏頭。不過這梯子不可能是原有的,看來是最近才重做。

爬上梯子後是一間約八張榻榻米大的房間。地板鋪木板,角落有一張床,除此之外空無一物。床上蓋著非常精致的拼布鋪棉床罩,居然能一直保留至今沒有失竊,實在幸運。

窗戶對側有一道門。我以為隔壁還有房間,於是抓住門把,然而不管推還是拉,門都文風不動。

“那扇門打不開。”只把臉露出地板的小綠說。

“是故意封起來的嗎?”

“不是,那扇門本來就打不開。”

“沒有人試著打開過?”

我問,她輕笑了一下:

“應該沒有吧。”

“為甚麽?”

“就算打開,也甚麽都沒有嘛。”

“是嗎?不打開看看怎麽會知道?”

“可是那扇門外就是屋外啦。”

“屋外?”

“對。就算打開了,也空無一物,只會掉下去而已。就像卓別林的電影那樣。”

“那這種地方怎麽會有門?”

“為甚麽呢?我也不曉得,據說這是紀念館的謎團之一。”

“哦?”我重新審視這扇門,然後發現門上刻著文字。

先是將英文字母A到Z全部排列出來,另外又這麽寫:

“WHO DONE IT?”

直譯就是:“誰幹的?”可是這句話在偵探小說的世界裏具有另一層意義。WHO DONE IT,指的是以猜兇手為主題的作品。

“關於這些文字,你聽說過甚麽嗎?”

“家父說,這也是謎。”

“沒人破解出來嗎?”

“據說沒有。”

我再看了一次門,沿著梯子下樓了。

“有沒有看到甚麽中意的東西?”等在樓下的月村博士問。

我提起奇妙的門。

“關於那扇門,長年以來也一直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她說。“那是出於某種信仰嗎?還是某種咒術性的東西?完全沒有線索可供判斷。或許只是單純的設計錯誤,也有可能是蓋墻壁的材料不足,才拿別處的門來填空罷了。總之現階段沒人能夠確定任何事。發現地下室的時候,我們本來也期待可以解開那個謎。”

“聽說沒人打開過它?”

“唔,是啊,我也懷疑打開那扇門能有甚麽意義。不過不管怎麽樣,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人打得開它。我們猜想可能是用釘子固定了,但也沒必要刻意去破壞它。”

“門上寫著字呢——‘WHO DONE IT?’”

“這也是謎團之一。你有甚麽線索嗎?”

我本來想說那是偵探小說的形式之一,但打消了念頭。因為我覺得不管怎麽想都跟現況無關,而且也不能老是專注在這件事上。

“那麽地下室呢?”

“請跟我來。”

博士走近一個高度大約及腰的家具,恰好約是舊式冰箱的尺寸。那個家具和冰箱一樣,前方是一扇單片門,也不例外地掛了堅固的鎖頭。博士打開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