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之長司 六(第2/7頁)

“住手!你們想幹什麽?”長次郎大聲哀號。

淩空朝平助劈下的刀。

就在那時,長次郎不顧性命救了平助。

當然,或許只是由於長次郎對殺害妻子與嶽父的歹徒恨之入骨,但當時他之所以沖向那滿臉胡須的山賊的真正原因,是當時山賊手上的刀正朝平助砍去。所以,長次郎是為了救平助才和歹徒發生纏鬥的。

為了救平助,長次郎來不及救自己的女兒。

當時長次郎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從馬上跌落而號啕大哭,便筆直地沖過去,同時卻又看到平助就要被歹徒砍死,為了阻擋兇刀,長次郎最後和山賊一起摔落懸崖。

至於平助,顧不及救小姐,便徑自逃命了。

至少當時小姐還活著,如果要帶著小姐一起逃走,應該也能成功。不,他本應該這麽做。在當時的情況下,就做人的道理而言,即使賠上這條老板冒死救回來的命,平助也該全力搭救小姐。只是,這是自己逃過一劫後才有的想法,當時他已經完全亂了方寸——平助給了自己這麽一個理由。

雖然那群盜匪也因為頓失頭目而陷入混亂,但手持武器的兇惡暴徒畢竟還有十人左右。若留下來和他們拼命,也只會與小姐共赴黃泉。

但畢竟老板舍命救了自己,自己卻溜之大吉,見老板的女兒有難卻見死不救。平助覺得,如此窩囊的行為別說是報恩,根本就是恩將仇報。

平助活了下來,但內心毫不舒坦,因此便開始四處尋找小姐,尋找長次郎。

後來知道長次郎得救,平助內心感受之復雜,可說是終生難忘。不,何止難忘,他根本就在每天咬牙痛恨自己的窩囊。

一接到長次郎獲救的消息,平助下意識地想沖過去致意。長次郎得救,平助發自內心地高興,很想好好向他道謝,當然更要向他賠罪。平助內心充滿罪惡感和自卑感。只是,小姐終究沒被尋獲。

你這個不知報恩的家夥,我拼命救了你,你卻丟下我女兒自個兒開溜?!一想到長次郎可能如此斥責自己,平助便退縮了,不敢和長次郎見面。

此時他甚至產生背叛長次郎,與其撕破臉的想法。即使事情已經過了十二個年頭,這種感覺還隱約在平助心底存在。

長次郎活著回來後,見到平助,什麽話都沒說。

長次郎很有度量,並不是那種會向人討人情債,或者會記恨的人。這點平助很了解,但長次郎不和他說半句話,還是讓平助十分難受。

事情發生後整整一年,長次郎才再度與平助交談。平助心想,可能是因為那樁慘事帶給他太大的刺激,他才會無法說話。這雖然可以作為解釋,但在這整整一年裏,平助度日如年。

而且事情發生後,長次郎整個人都變了。

他做生意原本就很機靈,這下變得更狡猾、更市儈。他會毫不留情地攻擊競爭對手,也不遵守對客戶的約定,甚至會表現得十分跋扈,只要是無利可圖的客戶,立刻切斷關系,反之,只要有錢賺,就什麽事都幹。生意上若遭挫敗便暴跳如雷,而被罵得最兇的一定是平助。也不知是何故,除了平助之外,長次郎完全不和任何人交談。因為他不相信任何人。長次郎跟平助的談話內容也極其簡單,且只局限於生意方面。平助認為這一切都情有可原。

而只要一有差錯,平助就得遭長次郎斥責乃至痛毆。但平助還是忍了下來。雖然覺得長次郎的經商手段極為齷齪、殘酷非常,他還是甘於為長次郎賣命。每逢需要有人扮黑臉,悉數由平助出面。甚至即便遵照長次郎的指示後招致失敗,平助仍會覺得犯錯的是自己,甘心受罰。

對這些事,他早已了然於心。

漸漸地,平助對手下愈來愈蠻橫嚴厲,除了借此保護自己,他似乎也想借此告訴大家,真正差勁的不是大爺,而是自己,強迫自己繼續把黑臉演下去。

平助把委屈自己當成一種贖罪的方式。

雖然如此,平助仍覺得長次郎其實心地善良。撒餅布施等善舉,全都是長次郎自己想出來的。如此慈悲的人之所以變得這麽古怪,都是那樁慘事所致。平助認為,當時自己若能把小姐救回來,長次郎大概也不至於變成這副模樣。

因此平助下定決心,為了幫助長次郎,無論自己招惹世間多少嫌惡,都得承擔下來。

卻不料,讓平助下了如此決心的關鍵人物,也就是小姐,突然活著回來了。

這個十二年來讓平助懊悔、痛苦的根源,竟然從天而降回來了。

平助抱著頭,非常困惑。

如果她真的是小姐本人,長次郎一定會非常高興,說不定可以因此恢復正常,但如果不是,事情恐怕就不妙了。

長次郎若聽說女兒活著回來了,想必會很高興,但如果最後證明那女孩不是他女兒,他一定會更加悲傷。若是如此,平助的內心必然更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