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連續死人的前後(第4/4頁)

“離開志村奈美被殺案件,恐怕沒有同時具有殺害熊澤和天田二人的動機的人吧?”

“有。”

“有別的什麽與熊澤和天田都有關系的共同問題嗎?”

大家都對這個意見感到興趣。

“天田的情婦,不是接待過熊澤嗎?”

“是日比野真由美嗎?”

“日比野真由美現在和一個叫山形的攝影師同居,而且住的房間是天田過去住過的房間。”

警方估計天田一定會來找真由美,在真由美的住處布置了監視哨的期間,發現了天田被殺害的屍體。

“自稱是攝影師的山形這小子,行跡有點可疑。敲打敲打他,一定會發現問題。”

提出新意見的人象出謎似的,環視大家一遍。

“那麽說,山形……”

“真由美的新的男人,對她過去的男人抱有敵意,也不奇怪吧?”

“天田也許可以說是真由美過去的男人,那麽,熊澤又如何呢?”

“對一個當過公寓娼妓的女人,要對她過去的情人或嫖客——追究起來,那麽有個頭嗎?”

反對的意見出現了。

“熊澤不是她的一般嫖客。熊澤因涉嫌志村奈美被殺案而被逮捕,真由美是唯一能夠證明他不在作案現場的人。”

“但是,這對山形來說,不能成為他殺害熊澤的理由。”

“會不會是山形把熊澤誤認做真由美過去的男人呢?”

“怎麽誤認的呀?”

“在天田的存在被發現以前,涉嫌的人只有熊澤一人。真由美拒絕為熊澤不在作案現場作證一事,使山形誤認為真由美和熊釋之間有過節兒。”

“太復雜了,那樣的話,應該先殺熊澤啦。”

“是不是同時殺的兩個人呢?”

又出現了不同意見。

“同時?”

“兩個人的死亡推定時間,有一段是重合的。同時殺了兩個人,為了偽裝成兩個互不相幹的個別事件,把熊澤的屍體運走了。纖維片就是在當時附著在熊澤身上的。”

“同時殺死兩個人,一個人用手槍打死,另一個人用鐵錘打死。這個兇手比宮本武藏還有本事啊。”

有人這樣詼諧地說。

到頭來,哪種說法都有缺點和漏洞,都沒有成為多數意見的說服力。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桐生是兇手的說法。缺點是;桐生有殺害天田的動機,但沒有殺害熊澤的理由。另外,將天田的存在報告給搜查總部,又去殺害天田,其中有矛盾。

二、山形是兇手的說法。缺點是山形殺害熊澤的動機不充分。

三、與志村奈美被殺害無關的說法。包括第二種說法。缺點是:動機不明。

四、同時殺害的說法。包括第一、二、三各種說法。缺點是:作案手段有矛盾。

天田宏被殺害的消息,對桐生來說是一種打擊。奈美被殺,桐生感到自己有責任,因而提出了辭呈。不把兇手抓住,他就覺得身心上的債務沒有還清。

桐生根據自己和搜查總部不同的推理和調查,挖出了天田宏這個人物,但現在天田已經被人殺死,這使桐生的債務永遠無法償還了。

天田是誰殺死的呢?殺人的動機是什麽呢?對此現在還一無所知。看來好象是兇手代替桐生制裁了天田,但桐生一點也沒有感謝的心情。是兇手把天田從桐生手裏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