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晚禱之後(第3/14頁)

“他真是這樣布道的,還是被這樣指控的?因為我聽說屬靈派的人,像蒙特法爾科的修士那樣,也被指控犯有類似的罪行……”

“就這方面已經說得夠多的了。”烏貝爾蒂諾惱怒地說,“那些人已經不是什麽修士了,他們都是異教徒,被多裏奇諾所蠱惑。另外,你聽我說,只要知道多裏奇諾後來的所作所為,就可以認定他是個邪惡的人。至於他是怎麽知曉假使徒們那些教義的,連我都不得而知。也許他年輕的時候到過帕爾馬,聽到過蓋拉爾多布道。人們知道,在蓋拉爾多·塞加烈裏死後,他在博洛尼亞地區跟那些異教徒有接觸。不過人們知道他是在特倫托開始布道的。在那裏,他誘惑了一個貴族出身的美麗少女,名叫瑪爾蓋麗達,興許是那位少女勾引了他,就像愛洛伊絲引誘阿伯拉爾那樣,因為,你得記住,魔鬼正是借助女人滲入男子心裏的!事情到了那種地步,特倫托的主教就把他逐出教區。但那時,多裏奇諾已經擁有一千多名追隨者,他開始長途跋涉回到他的出生地,沿途招募了其他一些受蒙騙的人。在他言論的蠱惑下,可能許多居住在沿途山區的韋爾多派的人也聚集在他名下,或是他願意與生活在北方這塊土地上的韋爾多派的人結合在一起。到了諾瓦拉地區,多裏奇諾找到了合適他叛亂的環境,因為,以韋爾切利城主教的名義統治加蒂納拉城的封臣們被當地民眾驅逐,民眾像友好的同盟軍那樣歡迎多裏奇諾的匪徒們。”

“韋爾切利主教的封臣們幹了些什麽?”

“這我不知道,也輪不到我來評判。但是,正像你所見,在許多情況下,異端是跟反對領主們的叛亂結合在一起的,因此,異教徒總是以宣揚貧窮開始,然後就成為一切權力、戰爭和暴力的獵獲物。在韋爾切利城內,一些家族之間發生爭鬥,假使徒們加以利用,而那些家族也利用了假使徒們造成的混亂。封建領主們招募了一些亡命徒打劫市民,而市民們就向諾瓦拉的主教請求保護。”

“事情真復雜。可是多裏奇諾跟誰站在一起呢?”

“我不知道,他自成一派,他參與了所有這些爭端,利用機會宣揚他那種以貧窮的名義侵吞他人財產的謬論。多裏奇諾跟他的手下近三千人在諾瓦拉附近的一個山頭上安營紮寨。那山頭又名‘禿壁’,他們在山頭上建造了要塞和住所,而多裏奇諾統領著那群烏合之眾,他們男男女女雜居在一起,無恥地亂倫。他從那裏發信給他的信徒們,宣傳他的異端教義。他宣稱他們的理想是貧窮,而且他們不受來自外界的任何束縛。他,多裏奇諾,是上帝派遣來的,是來破解預言、解讀《舊約》和《新約》經文的。他稱神職人員是世俗之人,稱布道者和方濟各修士是魔鬼的使者,無論是誰都沒有聽命於他們的義務。他把上帝子民的生活劃分成四個時期,第一個是《舊約》時期,即基督來臨之前的人類祖先和先知者的時期,在那個時期,婚姻是正面的,因為人們應該繁衍生殖;第二個是基督和使徒們的時期,那是神聖和貞節的時代;然後是第三個時期,教廷必須接受人世間的財富以能統治人民,而當人們遠離上帝的愛時,就出現了聖本篤,他提出反對一切對財富的占有。而當後來本篤會的僧侶們開始積聚財富的時候,就出現了聖方濟各和聖多明我,在反對世俗統治和財富方面,他們比聖本篤更加嚴厲。可是,現在那麽多神職人員的生活又與所有那些嚴明的教規相矛盾,人們到了第三個時期的最後階段,必須要聽從使徒們的教誨才是。”

“那麽說,多裏奇諾布道的那些東西都是方濟各修士們所提倡的,而屬靈派就在方濟各會之中,神父,您本人也是!”

“啊,是的,但是他從中得出一種詭異的推理!說是為了結束這腐敗的第三個時期,所有的教士、修士都得慘死,所有教會的高級教士、神父和修女、男女信徒,以及所有屬於布道者、方濟各修士和隱士的教會,包括教皇蔔尼法斯本人,都應該讓他所選中的皇帝殺掉,那個皇帝就是西西裏島上的費德裏科。”

“可那不就是在西西裏島上熱情地接待了從翁布裏亞被攆走的那些屬靈派的那個費德裏科嗎?不正是那些方濟各會的人要求如今叫路德維希的皇帝消滅教皇和紅衣主教的世俗權力的嗎?”

“那正是異端學說的主張,或者說是狂妄的主張,歪曲正確的思想,把它們轉化為與上帝的法則相對立的思想而造成極端的後果。方濟各會的人可從來沒有要求皇帝殺掉其他神職人員。”

現在我知道他當時說的全然錯了。因為幾個月之後,那個巴伐利亞人在羅馬建立了他自己的教會,馬西利烏斯和其他方濟各修士正如多裏奇諾要求的那樣對待教皇虔誠的信徒們。如果馬西利烏斯是錯的,我不想以此來說明多裏奇諾是正確的。但是我開始產生疑問,尤其是下午跟威廉交談過之後:那些跟隨多裏奇諾的賤民怎麽可能分辨屬靈派的承諾和多裏奇諾的實際行動之間的區別呢?是不是他的過錯在於向正統的受尊重的人實踐了用純粹神秘的途徑布道的內容?或許差別就在這裏。難道神聖就是意味著等待上帝賜予我們聖人們的許諾,而不是通過世俗的方式獲得嗎?現在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知道多裏奇諾為什麽錯了:他不該改變事物的秩序,即使他熱切地期望事物改變。不過,那天晚上我的思想非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