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坂殺人事件(第3/9頁)

之後他轉向我們,詢問這家主人的事。我們當然一無所知。這時明智靈機一動,叫來了隔壁鐘表店的老板。

司法主任和鐘表店老板的對話大致如下:

“這家主人去哪兒了?”

“他每晚都去舊書夜市,一般要到十二點左右才回來。”

“去哪裏的夜市?”

“好像經常去上野的廣小路,但今晚去了哪裏我實在不清楚。”

“一小時前有沒有聽到什麽聲響?”

“聲響?”

“什麽都可以,比如這個女人被殺時的叫喊聲,或者搏鬥的聲音……”

“似乎也沒聽到什麽特別的聲響。”

不知不覺間,舊書店外聚集了很多人,有聞風而來的附近鄰居,也有偶然經過看熱鬧的路人。其中有位住另一側隔壁的襪子店老板娘幫著鐘表店老板進行說明,她也說沒聽到任何聲響。

這期間,鄰居們商量了一番,差人去找舊書店主人了。

正在這時,房外傳來汽車熄火的聲音,幾個人蜂擁而入。分別是接到警察緊急通知趕來的檢事局一行人,還有偶然同時到達的K警署署長,以及當時被盛傳為名偵探的小林刑警——這些當然都是事後才知道的。我有位朋友是司法記者,他和本次案件的負責人小林刑警交情頗深,所以事後從他那裏聽到了各種案情進展。——提前到達的司法主任向眾人說明了目前情況。我們也不得不重復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

“把臨街的門關上吧。”突然,一個身穿黑色駝呢西裝白色西褲、一副公司職員打扮的男人高聲喊道,隨即迅速關上了房門。這位正是小林刑警。他把看熱鬧的人擋在門外,開始查案,儼然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似乎完全沒把檢事和署長放在眼裏。從頭至尾他都是一個人行動,其他人就像是特意趕來觀摩他那敏捷動作的旁觀者。他首先查看屍體,格外細致地反復檢查了頸部,對檢事說道:

“指痕沒什麽特征。也就是說,只是一個普通人用右手掐住頸部致死,別無其他線索。”

接著,他說要把屍體的衣服脫掉查看。就像舉行議會的秘密會議一樣,我們這些旁觀者只得被趕到店裏。所以這期間他們發現了什麽不得而知,不過據我猜測,他們一定發現了死者身上有許多新傷,就像咖啡店女招待們談論的傳聞那樣。

不久,秘密會議結束,我們卻不便再進到裏間,只得站在隔開店面與裏間的鋪席附近朝裏面張望。幸運的是,我們是命案的發現者,而且之後還要采集明智的指紋,所以沒被趕出去,一直留到了最後。或者說被扣留更準確。但小林刑警不只在裏間活動,還到屋裏屋外各處搜查,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的我們便無法得知搜查情況。但恰巧檢事一直待在裏間,始終沒怎麽移動,所以刑警出出進進,逐一匯報搜查結果,我們也因此一字不落全聽進了耳朵。檢事命令文書根據匯報做案情記錄。

首先搜查了屍體所在的裏間,似乎沒發現遺留物品、腳印或其他任何東西。唯有一個例外。“電燈開關上有指紋”,刑警向黑色硬膠制開關上撒了某種白色粉末,說道,“從案子前後情況來看,一定是犯人關掉了燈。開燈的是你們之中的哪一個?”

明智回答說是他。

“這樣啊,過後采集一下你的指紋。別碰開關,直接拆下來帶回去。”

之後刑警上了二樓,待了有一陣子,一下來便說要去查看後門的小路,徑直走了出去。大概過了十分鐘,他一手拿著仍然亮著的手電筒,帶著一個男人回來了。那人身穿臟兮兮的縐布襯衣土黃色褲子,看上去四十歲上下。

“腳印完全提供不了線索。”刑警報告說,“可能因為光照不好,後門周圍相當泥濘,留下了很多雜亂的木屐印,完全無法辨認。不過這個男人……”他指著剛才帶來的那人道,“他在房後小路的拐角處出攤賣冰淇淋,那條小路只有一個出口,如果犯人是從後門逃走的,他一定會注意到。你再回答一遍我的問題。”

冰淇淋店老板開始和刑警一問一答。

“今晚八點前後有沒有人出入這條小路?”

“沒有。從傍晚到現在連只貓崽都沒有。”冰淇淋店老板頗得要領地答道,“我來這邊出攤有段時間了,但這附近的夫人們夜裏很少走這條路,畢竟路不好走,還黑漆漆的。”

“你的客人裏有沒有人進到小路裏去?”

“也沒有,這一點我可以肯定。客人們都是在攤前吃,吃完就馬上原路返回。”

如果這位冰淇淋店老板的證言可信,那犯人即便是從後門逃走的,也沒有走後門那唯一一條小路。可犯人也沒從前門出來,我們一直從白梅軒看著,肯定不會錯。那他究竟是如何逃走的呢?據小林刑警推測,犯人或許是藏在小路兩側的某間房子裏,還有一種可能,犯人本身就是房客之一。雖然犯人也有可能從二樓順著屋頂逃走,但調查二樓後發現,靠大路一側的窗戶裝有格子,沒有被動過的痕跡。至於小路一側的窗戶,因為天氣炎熱,家家都大敞著,常有人在晾衣物的地方納涼,所以從此處逃走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