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3頁)

“對的。哦不止,實際上,我在那之後也看到她了。”

“你在那之後也看到她了?在哪兒?在她房間裏嗎?”

“不是。我從公共休息室出來準備去上床睡覺時,剛好看到她從前門出去。”

“從前門出去?你的意思是去外面了?”

“是的。”

“這太出人意料了,還沒人提起過這個。”

“我敢說他們都不知道。她離開公共休息室時跟我說了晚安,並且說要就寢,假如我沒再看到她,我會以為她真的去睡覺了。”

“然而,實際上她上了樓,穿上外出的衣服後從房子出去了,是嗎?”

薩莉點點頭。

“而且我認為她是去見某個人。”

“我了解了。某個在外面的人。有沒有可能是學生中的一個呢?”

“嗯,我預感可能是學生之一。您看,如果她要秘密地跟某人談話,在房子裏面沒有太合適的地方。那個人大概建議她出去,在外面的某個地方見面。”

“你知道她什麽時候回來的嗎?”

“一無所知。”

“傑羅尼莫會知道吧,那個男仆?”

“如果她十一點之後回來的話他就會知道,因為他每天十一點上門栓和鐵鏈。但在那之前,任何人都能用自己的鑰匙開門進來。”

“你知道看見她從房子裏出去的確切時間嗎?”

“我想是大概……十點鐘吧。也許剛過十點,但不會太晚。”

“我知道了。謝謝你提供的情況,芬奇小姐。”

警官的最後一個談話對象是伊麗莎白·約翰斯頓。這個姑娘鎮定自若的樣子馬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聰明果斷地回答完一個問題後,就等著警官問下去。

“西莉亞·奧斯汀,”督察說,“強烈否認是她毀掉了你的論文,約翰斯頓小姐。你相信她嗎?”

“我認為不是西莉亞幹的。不是。”

“你不知道是誰幹的嗎?”

“最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奈傑爾·查普曼,但在我看來這有點過於明顯了。奈傑爾很聰明,他不會用自己的墨水的。”

“假如不是奈傑爾,那會是誰呢?”

“這就更難猜了。但我覺得西莉亞知道是誰,或至少猜出來了。”

“她這麽告訴你了嗎?”

“沒透露太多。但她死去的那天晚上曾來過我的房間,在去下樓吃晚飯之前。她來告訴我說雖然是她偷了那些東西,但她沒有破壞我的工作成果。我跟她說我相信她的保證。我問她是否知道是誰幹的。”

“那她是怎麽說的呢?”

“她說……”伊麗莎白稍微停頓了一下,就像在確認自己要說的話是否準確似的,“她說:‘我不敢十分確定,因為我不明白為什麽……可能是搞錯了或是意外……我確信,不管是誰幹的都會對此非常懊悔,應該一定會坦白承認的。’西莉亞還說,‘還有些事我不明白,像警察來的那天的電燈泡。’”

夏普打斷了她。

“警察和電燈泡是怎麽回事?”

“我不知道。西莉亞只是說:‘不是我把電燈泡取下來的。’接著她又說,‘我懷疑是否與那本護照有關呢?’我問:‘你說的護照是什麽意思?’她又說:‘我想似乎有人的護照是偽造的。’”

督察沉默了片刻。

終於,他的腦海裏似乎形成了一種模糊的想法。一本護照……

他問道:“她還說什麽了嗎?”

“沒什麽了。她只是說:‘總之明天我就會知道得更清楚了。’”

“她那麽說了嗎?明天我就會知道得更清楚了。這個說法可至關重要啊,約翰斯頓小姐。”

“沒錯。”

督察又一次沉默了,仿佛陷入了沉思。

跟護照有關的事,還有警察的到訪……在來山核桃大街之前,他仔仔細細地審閱過档案,特別留意了住著外國學生的宿舍。山核桃大街二十六號的信用記錄良好,但關於這裏的詳細記錄少之又少,而且沒什麽幫助。一名來自西非的學生因靠一個女人的收入維持生計而被謝菲爾德警察局通緝,該學生在山核桃大街住過幾天就搬到別的地方了。某一天他被抓住,之後就被驅逐出境了。還有一次為了查找一個歐亞混血人,以“協助警方”調查劍橋附近發生的出版商之妻被殺案,所有的宿舍和公寓都被例行檢查過。這件事以那個有問題的年輕人自己走進赫爾城的警察局坦白自首而告終。再有就是審問過一個發放反動小冊子的學生。所有這些事都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了,和西莉亞之死不可能有任何關聯。

他嘆了口氣,擡起頭,發現伊麗莎白·約翰斯頓正用她那閃著智慧之光的黑眼睛望著他。

他一沖動,就問道:“告訴我,約翰斯頓小姐,你有沒有過一種感覺……一種印象,覺得這個地方哪裏有點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