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象人 第十四章 決裂(第3/5頁)



  一些平淡無奇的推斷,直到法醫孫靖開了口。事實上,自艾蓮離開後不久,法醫也馬不停蹄地趕回了自己的實驗室,在助手的幫助下,根據最近一段時期的天氣狀況,作出了詳細的醫學分析。

  按照法醫的說法,由於近日來連綿不斷的陰雨,屍體的腐爛缺乏最適宜的環境;而根據屍體身上的全面采樣,由其腐爛程度進行推測,女主編謝曉虹應該是在6月5日至7日之間被殺害的,那時候,她正在休假,沒有人察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法醫的報告很長,艾蓮卻從中部就開始皺眉,他不好意思中途打斷別人的講述,耐著性子聽到最後。可法醫的聲音剛一落下,他就坐不住了。

  “對此,我有些問題,”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艾蓮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這件事,終將成為他一輩子為之後悔的錯誤決定,如果他能忍耐到會議結束,後來發生的所有悲劇都可以避免,“我對於法醫剛剛提到的其他問題都沒有疑義,只是關於被害人死亡時間卻有不同的看法。鑒於兇案現場的特殊環境,加之被害人已死亡多日,最近的氣候又一反常態,我們是否可以僅僅憑借法醫調查這一種方式來推斷死亡時間,尚且是個疑問。”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那個時候,應用法醫昆蟲學進行全面的屍體鑒定還並不流行,艾蓮的說辭,簡直可以認為是對法醫科學提出了置疑,或者,一些嗅覺靈敏的人已經察覺這是對孫法醫的公然挑釁,因此也無怪乎在坐的孫法醫臉上青一陣紫一陣的。

  艾蓮並不懂得見好就收,繼續說道:“國外有許多數不勝數的例子證明,除了基礎法醫鑒別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對調查起到幫助的科學鑒定。比如說昆蟲學,我對於昆蟲的了解很淺薄,但發現本案中還是有許多疑點,比如甲蟲的大量出現,這本來就有些……”

  “你的意思是……”法醫站了起來,“我的觀點是錯誤的?”

  “我沒有這麽說……”

  “可你分明是這個意思,”一時間劍拔弩張,空氣中彌漫了火藥味。

  劉隊這時候只好打起哈哈,和起稀泥,“啊,孫醫生,聽他把話說完嘛,看看到底什麽意思。”然而這樣的說法,卻在所有人心底激起少許不滿,認為這是隊長的公開袒護。法醫無奈,只得又坐了回去。

  “那我接著說,”艾蓮蹬鼻子上臉,完全忘記了旁人感受,“我總覺得照片的發現位置值得懷疑,雖然這東西是我最先注意到的,但即使沒有我,警員們一樣會發現。問題是,兇手有什麽必要把照片安排在下水道裏,他做這個會不會有別的理由。與以往的案件不同,這一次的手法雖然一致,可我總覺得有些獨特之處。按照發現的時間順序,這次的被害者是第三個呈現出來的,可依照法醫的判斷,死亡時間卻是排在最前面的。也許這只是個巧合,但也許不是,如果兇手刻意安排了這樣的騙局,那麽,我們都可能會被法醫報告誤導,認為……”

  “你到底想說什麽?”法醫忍無可忍,“一直以來,誤導大家的是你。你又有什麽資格評論我的檢驗結果?”

  “因為昆蟲不尋常的動態,我起先也以為是演替模式,但後來發現……”艾蓮一時語塞,他忽然發現自己不小心落入了法醫的圈套——他該怎麽解釋?怎麽說明從昆蟲學角度上進行的死亡推測和法醫的有所區別?即使他發現蠅類的活動與甲蟲的出現都有些異樣,即使他注意到天氣對昆蟲不尋常的影響,可他怎麽說出口?

  艾蓮犯了兩個錯誤:第一,他不該暴露自己偷偷取走了蛆蟲樣品的不光彩的事實;第二,他不該在別人擅長的領域隨便發表自己的評論。

  法醫看穿了艾蓮的危難之處,這時候,先前積壓下來的不滿一股腦地發作了,“我知道你得出結論的原因,因為你私自帶走了昆蟲樣品進行分析,對吧?”

  一時間所有人的焦點集中在針鋒相對的兩人身上,即使劉隊也不能對這局面無動於衷了,“艾蓮,你真的拿走了蛆蟲樣品?”

  艾蓮無法否認別人的指控,只好點點頭算作承認。

  噓聲過後,舞台上呈現了一邊倒的局勢:法醫並沒有原諒艾蓮偷偷摸摸的舉動,別的人也不會,目光齊刷刷地投在劉隊身上,讓他第一次嘗到了來自於內部的壓力。

  劉隊不傻,甚至很是精明,他明白這時候再聽之任之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不團結,他這樣想到,在內外交困的時候,他無法設想這會給案件調查產生多麽嚴重的阻礙,他也無法承擔這後果。思慮半晌,他終於開了口:“艾蓮,”他說,語氣裏透出苦澀,“不論如何,你都不該這麽做的……”他又一時不知道該怎麽繼續下面的話,只好拖了個長長的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