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綢緞 第十五章 凍結(第2/5頁)



  且先不論老人的觀察,那只小狗,眼見聚起的人越來越多,情知不能得逞,只好灰頭土臉悻悻地走了,一邊又不時回頭看看,仿佛在說,我才是那東西的真正發現者呢!

  假如有哪個好事的排名機構,比如什麽什麽世界紀錄,忽然突發奇想,打算將世界上親友死亡最多的人排列出一個名單,那麽艾蓮或他的另一個名字賽斯.沃勒,一定榜上有名。他大概會受到他們寄來的一份榮譽證書,外加一些解釋:工作人員可能會好心地解釋,為了增加刺激,他們所謂的“親友”,也包括那些和當事人有過一面之緣的人。艾蓮收到了這樣的證書,應當回電以示感謝,為自己能比一般的士兵還經歷了更多的慘劇而發表“慶賀”演說。可惜,這些都只能算是假想,他也應該很慶幸自己免於獲得這份“榮譽”。可眼下,他什麽都沒說,也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是油然打心底騰起一陣又一陣的痛楚。

  死者正是陳芳,這是除去何老先生和圍觀人群外,所有的警察都可以一眼認出的。不管別人怎麽做,艾蓮一直盯著陳芳的脖子——那曾經修長漂亮的脖子,而今環繞了一條青紫色的可怕的痕跡。艾蓮不懂得什麽叫做悲哀,因此也只得更加可憐無助地盯著那脖子,假如他會哭,這時候早已止不住地淚如泉湧——可他連這資格都沒有,便只好由於疼痛而不斷揉著眼睛。

  昨夜,在與喬納森將軍派來的監視者簡單地交過鋒之後,他便急沖沖地趕往與陳芳約好的咖啡館,等了半晌卻沒見人來。艾蓮隨後立刻撥打了麥濤的電話——因為他實在找不到別的什麽人來訴說這個意外。麥濤對此感到驚訝,那時候他正在坐車去醫院的途中,想不出陳芳失約的理由,只得隨口安慰一番。艾蓮心中忐忑可也沒有辦法,只能留在咖啡館繼續等待,一直到半夜三點,期間多次撥打陳芳的手機沒有回音,他這才無奈地返回賓館。與麥濤又通過電話,兩人都很是擔憂。為此,他們又特意給陳芳家打過電話,家中也沒有人。最後,手足無措的兩人只得半夜裏吵醒了劉隊,把陳芳失蹤的消息告訴他。三人均是了無睡意,痛苦地坐了半宿。到今天淩晨,這份煎熬總算有了回應——陳芳的屍體被何老先生發現了。

  屍體所在的位置離約好的咖啡館相去甚遠,這令艾蓮感到匪夷所思。按照劉隊的觀點,散會後陳芳便離開了局裏,隨後她給艾蓮打過電話,告知半小時後約見艾蓮。鑒於警局和艾蓮賓館的距離,她理應打車過來才對,雖然會早到一會兒卻也無關緊要。可即便她約會後立刻反悔,為什麽不告訴艾蓮呢?當然,陳屍地點並不代表案發地點,也就是,陳芳自然並不一定是在藥店外的第三條街區被人殺害的。但是她被殺害的理由卻是什麽呢?兇手殺害她的動機又是什麽?按理說,她失約於艾蓮,應該回家才對,就算她找艾蓮的原因並不是像她所說是與麥濤的感情問題,也許她發現了兇手的跡象,那麽,她即使不想告訴艾蓮,也沒有必要一個人在大街上晃來晃去,等著兇手來襲擊自己呀。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所有人都搞不出個所以然來。

  陳芳的被害給了艾蓮致命一擊。如果說,昨天會議上的不歡而散可以算作是導火索的話,那麽,陳芳的遭遇則明顯成為了決定的關鍵——艾蓮頹然選擇了退出案件調查的道路。

  他想起了薛婷婷,因為自己的所謂“保密”原則而沒有及時通知劉隊,導致了這可憐女孩兒被人滅口;而今的陳芳又何嘗不是如此,她約好了艾蓮,卻還是被人殺害了,如果這個保護不周的責任不自己扛起來,難道還能把它推給別人?

  自從成為殺手開始,艾蓮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殺人,遠比保護一個人要容易得多。他一直想保護什麽東西,他一直試圖去保護誰——麥濤、陳芳、或者薛婷婷,甚至劉隊?他想保護什麽東西?這裏面或許包含著極為自私的想法——這就等同於他不能對任何人說出自己的殺手職業——以保護自己還有個正常的朋友圈子,留下他身邊曾經美好的回憶。可他突然自己連這點小小的奢望都無法達到,命運與他開了個玩笑——缺失感情的艾蓮,終將為無法保留別人的感情而抱恨終生!在這份恰如其分的諷刺中,也許只有喬納森將軍的話是正確的,“現在的他,已經無法在中國生存下去,他的出現,只能給他的親友造成威脅。”

  回味艾蓮回國初的那份喜悅,不到一個月之內發生的事件就更加顯得不近情理:他於劉隊的分歧與僵化,他與陳芳及麥濤之間的感情糾葛。假如能叫他重新選擇,也許他會永遠做一個異國的朋友,時不時打打電話胡說八道一陣,這總比生離死別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