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頁)

“是啊,可是他的查案功力不容小覷呢。他後來常接受私人委托,破案風評不錯,缺點是查案速度慢了點。一些棘手的案件都是他解決的呢,譬如‘八百萬種死法’、‘酒店關門之後’。”

“唔,可以考慮,下一個呢?”

“下一個是赫爾克裏·波洛。”

“那個比利時偵探?”

“沒錯,他年輕時幹過警察,退休後做私家偵探,破案功力無人能及,聽說他光是坐在家裏思考就可以破案呢!”

愛德華點頭。“我記得‘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都是他偵破的吧?”

“沒錯,那些可都是千古名案呢。”

“了解了,這個也可以考慮。下一位呢?”

“下一位嘛……”

“別吊胃口,快說!”

“下一位是埃勒裏·奎因。”亞伯神秘兮兮地說。

“埃勒裏?紐約市警局理查德·奎因探長的兒子?”

“沒錯,就是他,他也是個偵探小說作家。”

“我知道他很有兩把刷子,‘希臘棺材之謎’、‘X的悲劇’都是靠他偵破的。我跟奎因探長見過一次面,好幾年前我曾到紐約市警局訪問過,不過沒見到他兒子。”

亞伯補充道:“埃勒裏·奎因的調查方法跟斯卡德、波洛不同,相當仰賴邏輯推理,解決了無數案件。”

“他也可以考慮。”

“那你決定用誰呢?”

“斯卡德跟奎因人都在美國啊,他們會願意過來嗎?”

“總得試試嘛!再說,靠你的人脈,挪用一點經費支付給他們,應該都是沒問題的。”

“蘇格蘭場沒做過這種事啊……”

“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

愛德華眉頭皺得更深了,再度陷入沉思。

亞伯知道上司需要時間思考,便暫時沉默。他端起桌上已經涼掉的咖啡啜飲起來。

良久之後,愛德華摸摸胡子,開口了:

“好吧,我決定找……”

 

給讀者的挑戰①

《伊斯特街謀殺案》這個故事進行到這裏,來到了中場休息的時間。我已經敘述了整個故事的大要、相關線索以及細節。在故事中的名偵探破案之前,你是否能早一步提出自己的解答呢?

容我用埃勒裏·奎因式的說法:“挑戰讀者的聰明才智,帶給我的樂趣,筆墨難以形容。”

請以故事提供的線索作為基礎,針對謎團給出合理的解釋,你必須要能夠合理解釋以下關鍵問題:

第一,兇手如何逃出密室?

第二,兇手是誰?

務必記住奎因的名言:“運氣對於邏輯來說是不必要的。”

如果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請繼續閱讀下去,看看你的解答跟名偵探是否相同!

林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