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置險境

“水下?這怎麽可能,難不成我們都變成魚了?”我不由自主的回答。聽到夕羽惠這樣說,我甚至不禁覺得有些好笑。不過,我還是擡頭看了看頭頂的天空。順便大口貪婪的,呼了幾口新鮮的空氣。確定我們現在就是在天空之下,並非夕羽惠說的,在什麽水下。

老頭此時臉色也有些凝重,比起他剛才的緊張表情,現在這種凝重的神情,更加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麽。老頭揮揮手,示意我們繼續前進。不過這次老頭走的步幅比之前慢的多,而且我們幾個人,人與人之間的間隔也變小了,大家走的都非常緊湊。我看到風幹雞這時,從腰間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短刀抽了出來,仿佛如臨大敵一般。我的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可能我們馬上就要遇到什麽大麻煩了。

我立即問夕羽惠剛才說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夕羽惠搖了搖頭,問我覺不覺的下面的那些球形物體,非常的眼熟?

經她這麽一問,我也暫時蹲在冰面上向下看去。只見冰面之下的那個球狀物體,細看之下的確有些似曾相識。透過冰面可以看到那些球形物體,表面之上有一條條細小的花紋。我突然意識到,這裏的球形物體,和我們之前在仙山中,經過的那個水潭時,遇到的石球非常相似。我記得當時夕羽惠,還特意給我解釋過這些石球,說她覺得那些石球,並不是普通的石球,而是用隕石打造而成,還說過那些石球的價值,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我對那些石球印象格外的深。我現在越看,越覺得這裏的球形物體就是,當時仙山中水潭裏的石球。

老頭回頭見到我和夕羽惠停在原地,並沒有立即跟上他們,於是厲聲的讓我們趕緊跟上,不要再繼續滯留在一地。夕羽惠將我拉起來,趕緊上前跑了幾步,跟上大家的步伐。

我小聲的問夕羽惠,“冰層下面的那些球形物體,是不是和我們之前,在仙山經過那個水潭時,遇到的那些數量眾多的石球是一樣的東西?”

夕羽惠先是點點頭,隨後便小聲的對我說起,事情可能並非我想的那麽簡單。這裏不僅冰下的石球,和那個水潭裏的石球一樣,可能整個水潭,都和我們之前經過的那個水潭一模一樣!

聽到夕羽惠這麽說,我不解的問,“這話什麽意思?什麽叫一模一樣?難道這裏的水潭,在設計和建造的時候,都是按照仙山當中的水潭來建?或者說,仙山中的水潭,是根據這裏的水潭來建造的?”

夕羽惠還是搖了搖頭,表情漸漸地變的有些茫然,輕聲的對我說道,“我的意思是,這裏的水潭,和我們之前在仙山走過的那個水潭,可能就是同一個水潭!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或許是之前那個水潭的下面。”

“開什麽玩笑,絕對不可能!”我回答的聲音有點大,連前面的老頭都回頭向我們看到。

夕羽惠還沒開口,一旁的風幹雞可能聽到了之前夕羽惠說的話,冷冷的對我說道,“她說的很有道理。這件事並非不可能。這個水潭和我們之前經過的水潭,極有可能就是同一個水潭。”

連風幹雞都這麽說了,我的心裏就有些動搖了。這兩個水潭是一個水潭?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之前那個水潭的下方,也就是說,我們之前在仙山水潭之中時,是在現在這個水潭——冰層下面?!這是聽上去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整件事甚至連一點邏輯順序都沒有。可就是這樣一件,聽上去甚至有些滑稽的事情,風幹雞和夕羽惠二人,不約而同的覺得這件事很是靠譜。

我向旁邊側了側身子,小聲的問道風幹雞,為什麽說這個水潭,就是我們之前經過的那個水潭?

風幹雞此時倒是沒有和之前一樣避而不答,而是直接告訴我,整件事聽起來,確實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只要理解了“撻栩”,這件事就不再覺得不可思議了。風幹雞說:“撻栩”是一種中國古老的建築模式。撻栩這種建築模式,又名為陰陽建築,影子建築。

所謂“撻栩”,就是在建造的過程中,首先找到一個合理的“分割線”,在這條“分割線”上下,分別建造兩處一模一樣,而又相互對稱的建築,使建築物上下分離,而又連為一體,中間用鏡面反射的原理,通過多處光線不斷的反射,使上下兩處建築,看起來形成一種“倒影”的樣子,就像是一個建築映在水面中,從而形成了,一個標準的建築,和它下面那個“倒影”建築同一意思。

這種建築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說上古時的著名神匠丠觥(qou gong),就曾為黃帝建造了一所水中寢宮,名為“仙水台”。仙水台雖然立於水面之上,但是在建造時,據傳仙水台下面卻是先被拋空後,先建造好一處地下仙水台,而後用天然晶瑩剔透的潤玉作為中間的“分割線”,在厚實的潤玉之上,再次打造了一座,和下面一模一樣的建築,也就是真正的仙水台。而後再將水注入其中。從而就形成了上下兩台相互遙望呼應,通過潤玉的自然光線反射,既可以從上面的仙水台,看到下面仙水台的景相,又能從下面仙水台,仰望上面仙水台的景致,二者共同造就了“撻栩”這一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