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黑影

下面那個黑影一閃而過,我並沒有看的十分清楚,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像。不過此時,看到大家緊張盯著冰層的表情,我想我剛才並沒有看錯,就在我們身下的冰層裏,剛剛絕對有什麽東西,從我們腳下閃了過去。

老頭並沒有在原地停留太久,也就是大約十幾秒的時間後,老頭用極重的語氣,對我們說道,“都跟緊我!不要再肆意停留。”

說完他自己又走了起來。大家見老頭神情異常的嚴肅,也都沒有人說話,只是聽從老頭的安排,紛紛跟上老頭的步伐。

我心裏還在琢磨這個“撻栩”水潭。如果說下面的水潭,就是我們曾經在仙山之中走過的那個水潭,而我們現在所在的水潭,又是和之前的那個水潭一模一樣,我想我們要走出這個水潭,那可並非易事了。因為我們之前在仙山之中,經過的那個水潭,我們根本沒有走到水潭的盡頭,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走到水潭的什麽位置,突然之間就從未知的洞口掉落到了,那間封閉的石室。我們此刻所走的這個水潭,現在也是看不到盡頭的樣子,真是很難估計到底還有多久,才能從這裏走出去。

如果按照風幹雞的說法,兩個水潭是相互對稱的,上下兩處的景物,通過這裏不同尋常的萬年冰,而相互的“倒映”。那麽我們之前在水潭“下面”的時候,應該可以看到此時這裏的景色才對。可是我記得,我們當時看到的卻都是一具具令人毛骨悚然的吊屍。

按理說,可能那些眾多的吊屍,將我們由下向上的視線遮擋了,但是我們為什麽,現在能從這裏看到當時水潭中的那些石球呢?如果之前是被吊屍遮擋視線,此時我們看到的應該也是吊屍才對,不應該看到那些石球。

我越想這個問題越覺得不對勁,總覺得風幹雞說:“撻栩”模式建築的時候,有什麽事情對我們有所隱瞞,並沒有和盤托出。或許風幹雞只是給我講了一個大概,並沒有將“撻栩”更加詳細的說明。於是我此時,並沒有把我的問題,直接問向風幹雞,而是問道旁邊的夕羽惠,覺得之前風幹雞和我所說的“撻栩”模式,是不是有所保留。我想夕羽惠應該對“撻栩”亦是有所了解。

夕羽惠壓低聲音對我說道,“小哥只是給你大致介紹‘撻栩’而已,我想他對‘撻栩’也不是無所不知。畢竟‘撻栩’這種建築模式失傳已久,而且需要因地、因人制宜。所以才說‘撻栩’是一種建築模式,並不是一種建築風格。”

之後夕羽惠還給我說道,“撻栩”其實並非只能建於水中。只是風幹雞之前用黃帝仙水台來舉例子,加上我們現在所經過的水潭,所以容易給我們造成先入為主的錯覺,認為“撻栩”這種建築模式,就是形成水上、水下相互倒映這樣一種效果的建築。其實實情不然,撻栩這種建築模式,運用在水中的時候,幾乎可以說少之又少。因為在水中建造撻栩建築,不僅需要每一個工匠都要有極高的手工造詣,而且還要有適合的地點才行,因為風幹雞所說的那條,撻栩模式建築的“分割線”,異常的難以找到。

夕羽惠解釋說,那條“分割線”,說白了就是一種介質,通過這種介質,可以讓上下兩座建築,看起來是連在一起的一種介質,即通過這種介質對光線的作用,使兩座建築,分別可以看到對方。夕羽惠特別強調,這種介質在發生光線折射或者反射的同時,還會將光線的距離拉長,亦或是縮短,使二者目測距離,和實際距離產生較大偏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人的視覺之中,形成一種虛像,便讓人覺得看到的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建築,而是一種“倒映”的象。不論是風幹雞說的潤玉,還是這裏的萬年冰,肯定都不是尋常之物,因為中間成像的介質,並不是什麽物質都可以充當。這種介質除了表面光滑可見,能透過光線之外,還需要其在表體,有無數相互交叉的暗棱,這些暗棱的相互交錯,可以使透過介質的光線不斷的折射和反射,從而達到成像偏差。這樣的介質想要用手工打造出來,近乎於癡想,因為無論多麽精細的手工制品,也不可能在即保持表面光滑透光的前提下,又能有無數反射光線的暗棱。所以這種介質只能是自然物質。只有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才能造就出如此的介質。潤玉是這樣,這裏的萬年冰也是這樣。統統都是看似光滑,其實其外或是其內,都有無數的暗棱存在。

我不明白的問道夕羽惠,既是平面光滑,又需要反射光線的暗棱,這本身就是極為對立的二者,怎麽可能在同一事物中出現?

夕羽惠嘆了一口氣,反問我,“現在你終於有點明白,為什麽那種介質難以尋找了吧?就是因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本來看似矛盾的二者,要融為一體,確實不是一件易事。暗棱的交錯是有一定規律,這樣並不影響暗棱表面的光滑,或者是暗棱在介質的內部,介質的表面通過光線後,內部的暗棱將光線不斷的折射,使光線照射透過介質後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