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南洋怨杯》第14章 鄧麗君的歌

茶碗中的東西並不稀奇,在市井尤為常見,很多人都喝過,但大部分人都沒有發現自己喝的到底是什麽。以前茶葉都由官家負責,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那些在個人處所制造的茶葉,俗稱外焙茶。因為民間私人制茶遍地開花,後來就有人以次充好,甚至將剛剛發芽的柿樹葉采下,摻雜到茶葉裏焙制。

柿樹葉與茶葉十分相似,沒有焙制時都難分辨,更別說焙制以後的成品了,煮泡出來的茶湯味也有點一樣。這種柿子茶用眼睛很難看出端倪,但點茶時若有飛絮似的小團漂浮在茶面上,使茶湯不出現應有的沫餑花紋,這就能檢驗出摻假的茶葉了。

殘經對此有言:柿葉與茶相類,點時隱隱如輕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驗也。茶聖陸羽對這種行為也批判過:雜以卉莽,飲之成病,就是說用其他葉子摻進茶葉裏,喝多了的人會生病的。

大伯父得益於祖父的財富積累,從小吃的苦不多,喝的茶葉都是上好品種,當然不可能喝過冒充茶葉的柿子茶了。三位堂兄肯定也沒喝過,所以他們才一直犯嘀咕,以為茶碗裏是什麽神秘的茶葉。殊不知,這種柿子茶在民間賣得很瘋,一些窮人買不了好茶,一輩子喝的都是柿子茶,但卻以為喝的是真正茶葉,直叫人心酸。

祖父喜歡與我在一起,他那時老帶我出去看茗戰鬥茶,曾教我如何識別民間的真假茶葉。大伯父自持高貴,從未接觸過柿子茶,喝來喝去都拿不定主意,分不清茶碗裏到底是什麽東西。我仔細喝了三碗茶湯,觀察了茶面,確定三碗都是柿子茶,至於它們的年份卻不清楚,反正知道它是柿子茶就已經足夠了。但三碗的用水不同,可能分為山泉、江河、以及井水,我還不知道怎麽分辨水源,於是除了茶葉的種類外,我都沒能寫出其他答案。

眼看大伯父他們三人還未動筆,我已經將“柿子茶”三個黑字寫在白紙上,這一次大伯父惱羞成怒,但當著兒女的面,他又不好立刻發作。看著我的答案,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聽我做了解釋後,他們都認為我在胡說八道。多說無益,只能實踐出真知,無奈之下,我只好動手證明自己是對的。

除了味道有異,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點茶時,仔細觀察茶面上的花紋。所謂點茶,簡單地來說,其實就是把茶瓶裏燒好的水注入茶杯中。古時,點茶與點湯是朝廷官場待下之禮,多見於宋人筆記。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但到了現代,也有人用唐朝的煎茶法,或者直接泡喝,沒有哪一種是唯一的最好,或者最差之說。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點茶不是有一句話說得清楚的,因此小堂妹就質疑我到底行不行,別借故拖延時間。好在現在只是為了驗證柿子茶,所以不需要太仔細的工序,否則我點茶時也會泄底,因為鬥茶裏其實也有點茶這門功夫的,在日本點茶就跟宗教儀式一樣嚴肅。

我小心點茶,在水注入茶碗時,湯水裏果然升起一團團小絮,並沒有出現沫餑花紋。這使得大伯父無話可說,只能認栽了。緊張的我終於舒了口氣,原來木清香已經看出茶葉是柿子茶,所以才讓我獨自上陣,她到底是什麽人,竟然比我還了解我自己。

可是,大堂哥卻不認輸:“這又不是真的茶葉,只是假茶,不能算我們輸!還是三天後,再用其他茶葉定輸贏吧!”

“怎麽能說話不算數,你們明明都沒猜出來!”我氣急道,眼看馬上就得手了,他們卻開始玩文字遊戲。

“當然不算,你自己都證明了,這三箱全是柿子茶,又不是真的茶葉,怎麽能算鬥茶?”小堂妹強詞奪理。

大伯父也不肯承認,他說:“他們說的沒錯,還是三天以後再說吧,你不也只寫出了柿子茶,連水源、年份都沒寫出來。”

我還想爭辯,但大伯父不容反對地揮了揮手:“行了行了,路建新你見好就收吧,大家都回去睡覺,別吵吵鬧鬧的。”

就這樣,一場鬧劇般的鬥茶結束了,我卻依然沒能問出月泉古城的下落。木清香倒好,早就倒頭大睡了,剩下我一個人孤軍奮戰。大家散去以後,我想私下找黃德軍說說話,但大伯父卻叫黃德軍一起回去睡覺了,根本不給我們獨處的機會。這兩天,黃德軍其實和我單獨相處過幾次,但他都沒提“壞人”之事,不知道他是不是擔心被人監視了。

可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假如黃德軍知道有壞人,他能出去買菜,為什麽不跑去報案呢。即便黃德軍是啞巴,他總認識字吧,不然怎麽跟我通風報信。黃德軍將茶碗收回去時,又神秘地看了我一眼,但我根本讀不出他的內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