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蒙頂神香》第06章 王橋道人

青銅環很沉,我需要兩只手才能擡起半邊,一抓起來就有厚厚的銅銹掉落,一片又一片。斷裂的口子被水氣腐蝕了,看不出是被倒下的石柱砸斷的,還是被人為破壞的。這種級別的青銅鏈子,不會用來鎖小貓小狗,起碼是用來鎖一個譬如大象那樣的龐然大物。這麽大的東西如果還活著,我們的小槍小炮恐怕奈何不了它,老仙翁也太沒情調了,養啥不好,偏要養那麽危險的東西。

廖老二有些心慌:“小路,你說說看,石洞被毀,是不是鏈子上的東西掙脫時弄出來的?”

“你問我,我問誰?”我頭疼道,“這麽多年過去了,希望那東西已經死了吧。”

廖老二嚇唬道:“依我看它還活著,你沒看到那個守夜人,卡在茶樹前就已經昏迷了。林家苦心隔絕茶場,果然不簡單,他們到底想要隱瞞什麽!”

我吐了口氣,說道:“你管他呢,只要我們找到林紅巖,他們想怎麽樣都無關緊要。”

廖老二很在意青銅鏈子的用途,我以為他害怕,可叫他先到外面等著又不肯。石洞裏淩亂不堪,除了那根青銅粗鏈,找了大半天也沒被的收獲。我在角落裏找到了一個通道,廖老二著急地跟我走進去,生怕被甩掉。通道沒有被損壞,依舊維持原狀,就如一座城門通道,能容得像一輛卡車進出。

在黑暗的環境裏,我最怕手電的電量耗盡,忽然就黑了。廖老二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一走進通道裏,他就把自己的手電關掉了,留著在緊急時刻再使用。通道是個四方形洞道,肯定有人加工雕琢了一番,這種技術活在古時已經算大工程了,普通的商賈很難有這麽強大的人力物力。武夷山又非軍事要塞,沒有軍隊在此盤踞,石洞多半和那些宗教有關,在古時它們的財力甚至高過朝廷。

武夷山是三教鼎盛的文化名山,在道教中,這裏是洞天福地的第十六洞天;在儒教理學中,這裏是宋代理學的大本營,尊稱為“道南理窟”;在佛教中,這裏與天台、曹溪頂峙,同為中國禪宗三大聖地之一。諸如呂洞賓、扣冰古佛、朱熹、彭祖、皇太姥等等,都曾在武夷山留下足跡。如果說武夷山還有未被發現的神仙洞府,這絕非不可能,畢竟未開發的區域還有很多。

往裏走了十多米,洞道是直的,沒有出現拐彎的情況。我放心地往裏走,既然不是迷宮,那就不怕找不到林紅巖。我還期待看到更恢弘的洞殿,可走到盡頭處以後,看到的卻是一個天然的山洞。

洞內石開七竅,泉奏八音,筍柱峭拔,乳花繽紛。在手電的光線裏,細小清亮的水柱從上面落下,把光線反射,好似水晶一樣。洞穴很大,我們一時間看不到邊際,也沒有去找邊際在哪兒。我贊嘆地觀望,心想這般奇特的洞天,被遺忘在這裏,實在可惜。這種奇洞妙穴,就如仙家居住的地方,難怪沒有任何修整,因為已經不需要了。

廖老二早就忘了此行目的,念念不忘仙家之地有異寶,一進來就東張西望地搜尋。盡管這種仙洞一般的地方,不大可能設置機關,但我還是叫廖老二謹慎一點兒,千萬別踩到地雷什麽的。我話還沒說完,廖老二就驚呼一聲,還以為他出事了,卻聽到他嚷著有大發現了。

在洞穴的左側,洞頂有十多根倒懸的白柱,猶如一把把利劍。廖老二躬著背,叫我快點過去,比上廁所還急。我狐疑地走過去,猜想廖老二又找到了啥,不會是老仙翁在那裏打盹吧。當我走到那裏時,還真到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只不過兩眼深陷,全身的皮膚好像陳皮一樣。仙人要都長這副德性,那還不把小孩嚇壞了,妖怪都比這個好看。

廖老二看我口無遮攔,馬上說:“你丫閉嘴,什麽妖怪,你知道他是誰嘛?”

“不會吧,你難道要說這就是老仙翁,幹脆打死我得了。”我說道。

“你個沒見識的小鬼頭,話別亂說,小心閃了舌頭。”廖老二一本正經地說,“他當然不是老仙翁,他是王橋道人!”

“王橋道人是誰?又是哪個神仙嗎?”我頓感緊張,惟恐這位王橋道人盛怒下,會降罪於我。

廖老二長嘆一聲,直說我這茶王當得名不副實,就知道殘經上的內容,其他事情卻知之甚少。我虛心地問王橋道人是幹嘛的,然後又看了看這位前輩,心裏有種奇怪的感覺。這位王橋道人身穿灰色道袍,雪白的頭發與腰齊平,一副坐化了的仙風道骨,即使已經死了多年,神態依然從容。洞穴裏水氣很重,坐化以後還能保存金身,如果不是奇跡,那就說不過去了。

廖老二退後一步,我以為他又要吹牛,渲染王橋道人是唐宋元明清的哪位道士,卻聽到他說曾與王橋道人有過一面之緣。原來,王橋道人生活的年代與我們很近,而且和廖老二的歲數差不多。王橋道人的真名叫什麽,廖老二不清楚,只知道大家都這麽稱呼他。武夷山裏有個道觀,那是從宋朝流傳下來的,王橋道人就是那裏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