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布朗憑借其小說《達·芬奇密碼》刮起了一陣文化懸疑小說的旋風。與風靡全球的《達·芬奇密碼》相比,丹·布朗此前創作的三部小說《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和《騙局》此時也不甘示弱,可謂本本叫座,全部進入二〇〇四年美國圖書年度銷量排行榜前十名。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裏,布朗有三部小說的中譯本相繼亮相中國書市,引發了中國的“丹·布朗”熱,也帶動了中國的懸疑小說創作。

現在的丹·布朗似乎風光無限,但是他成功的過程卻是挫折連連。一九九六年,丹·布朗的處女作《數字城堡》與讀者見面。這部小說趕上了電子時代的時髦,但卻略顯超前了些,再加上當時約翰·格裏森姆和斯蒂芬·金的風頭仍健,因此它沒能引起讀者群和評論界的普遍關注。不過,丹·布朗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情節模式在他的這部處女作中已經成形。在接下來的《天使與魔鬼》中,丹·布朗采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不確定的文本中心意義,逐一消解了人性與神性、善與惡、科學與宗教這些在傳統價值體系中處於二元對立的中心概念。從閱讀深度上來看,這是小說質的飛躍。丹·布朗二〇〇一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說《騙局》涵蓋了多個學科和暢銷小說的各種要素,但可惜的是,它生不逢時。依照美國傳記作家莉薩·羅格克所著的《〈達·芬奇密碼〉背後的人——丹·布朗傳》中的觀點,《騙局》一書涉及的是政府機關和總統腐敗的問題,這在“9·11事件”激起了美國人無比熱忱的愛國心之後,顯得不是很合時宜。《騙局》出版之後,丹·布朗開始構思《達·芬奇密碼》,並於二〇〇三年初隆重推出。這部小說頓時引起了關注,一時洛陽紙貴,竟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人們回過頭去再看丹·布朗的前幾部作品,發現原來它們都極具可讀性,每部書都是拿起來就放不下,而且讀上幾遍都不厭。許多人都覺得讀他的書不光可以開心解頤,而且還能開啟心智,增長知識。

《騙局》於二〇〇一年十一月由阿特裏亞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精裝本,平裝本由袖珍圖書出版公司於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出版。《華盛頓郵報》評論說:“這是一部情節緊張、懸疑叠起的傑作,令人不忍釋卷。”《聖彼得堡時報》評論道:“《騙局》是一部不容錯過的政治驚悚小說,它向你展示了一項驚人的科學發現、一樁高明的騙局和一系列美國政治黑幕。”同其他幾部小說一樣,《騙局》也是以一起神秘的謀殺案開篇。在人跡罕至的北極圈,美國地質學家查裏·布羅菲被兩個彪形大漢扔進一個冰河的裂隙中……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塞奇威克·塞克斯頓猛烈抨擊現任總統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數美國選民的支持,形勢對現任總統的連任極為不利。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總統報告了一項驚人的科學發現。總統特派雷切爾·塞克斯頓,也就是總統的競選對手的千金小姐前往北極,與酷哥邁克爾·托蘭以及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科學家一道進行實地調查。雷切爾和邁克爾意外地發現了一場令人震驚的科學大騙局。而與此同時,殺手也正在一步步向他們逼近。雷切爾和邁克爾·托蘭在北極圈內與強悍的殺手和惡劣的環境做拼死鬥爭,支撐他們活下來的動力就是要找出策劃這一系列陰謀的元兇和兩個人相互萌生的愛情……

小說一開始就把讀者帶到了冰川覆蓋、氣候惡劣的北極圈。“在這荒涼孤寂之地,一個人怎麽死都有可能。”開篇第一句話就渲染了整個故事的氛圍,定下了緊張的基調,抓住了讀者。讀者一直在疑惑、焦慮、期待、解密,而作者卻十分從容地一直將這個謀殺懸念延宕到第九十章。讀者直到故事接近尾聲時才恍然大悟,從而產生一種如釋重負的閱讀快感。這部小說幾乎每章都有懸念,玄機重重,所有秘密直到最後才被揭開。在敘事模式上,布朗通過兩條線索和多個場景展開故事。一邊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女主人公雷切爾和搭档托蘭為逃避特種部隊的追殺,開始了驚險刺激的逃亡之旅;而另一邊則是在政治風雲中心華盛頓,美國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政客們在策劃一個個政治陰謀。小說中的三角洲特種部隊也始終是個謎團。到底是誰控制著這個特種部隊?這些人又為什麽要追殺這些科學家?誰會在這場角逐中成為贏家?這些懸念貫穿著整部小說,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該小說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其中涉及了多個領域的知識。看過丹·布朗其他作品的讀者無不為作者廣博的知識所折服。《騙局》亦不例外。小說涉及了海洋學、冰川學、古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天體物理學、氣象學以及航天科學和軍事科學等領域的專門知識,同時還牽扯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國家偵察局、三角洲特種部隊等多個美國政府秘密機構。顯然,布朗在創作之前曾進行過大量認真細致的研究和調查。這也是丹·布朗四部小說都能暢銷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