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蘭登驚呆了。我真的親眼目睹了?數百年來,共濟會宣誓典儀始終深藏不露,外人無從得知。惟有一次泄密,是幾個眾叛親離的兄弟寫的。蘭登讀過那些文本,卻從未親眼目睹一次宣誓儀式……這和閱讀書面描寫有著天差地別。

尤其是經由這樣剪輯的視頻。蘭登已經看出了端倪,這段錄影帶別有用心,用卑劣的手法炮制,旨在廣而告之,卻只想混淆視聽,剪切掉了儀式所有的崇高意向,只留下最令人驚恐的場景。如果這段視頻泄漏出去,蘭登知道,一夜之間就會成為互聯網上的驚爆熱點。“反共濟會陰謀論者”肯定會不遺余力地追上來,像鯊魚聞到血,群起而攻之。而共濟會的組織高層,尤其是彼得·所羅門,像身在暴風眼,更將被卷進爭端,無論怎樣拼死辯解都無法力挽狂瀾……哪怕儀式本身只是無傷大雅的過場,純粹是象征性地使用利器。

更詭異的是,這段錄影帶裏還提到了《聖經》中對人類燔祭的說法……“亞伯拉罕敬畏神,願意把第一個出生的親兒子當燔祭獻上。”蘭登想起彼得,只恨直升機飛得不夠快。

這時,影像轉場了。

同一個房間。不同的夜晚。一大群共濟會會員在圍觀。彼得·所羅門坐在尊者椅上打量著宣誓人。這次,是晉升第二等級的儀式。畫面疊現,更有沖擊力了。跪在聖壇前……發誓“永遠保守僅存於共濟會內的謎”……如若造次甘願受罰,開膛破肚,活取心臟,棄置地上,供野獸饕餮……

蘭登自己的心也仿佛被揪住了,而這時,影像又變了。新的夜晚。更多兄弟聚會。地板上擱著狀如棺材的“尋跡板”。

第三等級。

這是象征死亡的儀式——所有等級裏最嚴苛的一程——宣誓者被迫“面對個體消亡的終極挑戰”的時刻。這次的儀式如同嚴刑拷問,事實上,恰是英文俗語“給他三級拷問(give someone the third degree)”的來源。盡管蘭登很熟稔這個儀式在學術上的意義,親眼目睹的細節卻令他猝不及防。

謀殺。

快速切換的暴力鏡頭是以嚇得要死的被害人的視角拍攝的,逼真地再現了宣誓者遭到的殘酷謀殺。重拳如雨點般落向他的腦袋,其中還有共濟會的石槌。自始至終,有位執事在沉痛地講述“寡婦之子——海勒姆·阿比夫(1)”的生平,那是所羅門王神殿的主建築師,寧死也不願吐露他掌握的秘密知識。

當然,這場攻擊只是一場模擬,但在鏡頭裏的效果卻讓人毛骨悚然。在一頓群毆痛打之後,宣誓者——現在已是“死去的舊我”——被放到象征性的棺材裏,眼睛要閉上,手臂要交叉疊放,完全仿照屍體。共濟會兄弟們起身,圍繞死屍哀悼,還有一架管風琴在演奏《死亡進行曲》。

死神之舞的場面實在讓人坐立難安。

而且,還越來越恐怖。

兄弟們圍攏在被殺害的兄弟周圍,隱形攝像機清楚地拍下了他們的臉龐。蘭登這才發現,所羅門不是這間屋子裏惟一的名人。正向下看棺材裏的受戒者的那個人,幾乎天天現身電視屏幕。

還有一個顯赫的美國參議員。

哦,上帝啊……

場景又變了。現在是戶外……夜間……同樣晃動的影像……那男人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幾綹金發被風吹起,搖曳在鏡頭前……轉了個彎……鏡頭的視角向下,對準手上的什麽東西……一美元紙幣……國璽的近景特寫……全視眼……未完工的金字塔……緊接著,突如其來的,擡頭眺望遠方眼熟的輪廓線……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建築物……斜坡式的墻壁向上聚攏,匯集在沒有尖頂的屋頂上。

聖殿堂。

他覺得有種恐怖感在靈魂深處震蕩。

影像仍在繼續……那個男人正疾步走向聖殿堂……登上一級級台階……走向偉岸的銅門……十七噸重的斯芬克斯守護神像林立兩旁。

新成員步入了金字塔,走向新一輪入會儀式。

暗場。

遠處傳來的管風琴聲震撼人心……一幅新畫面出現了。

會堂。

蘭登的喉頭一陣緊縮。

屏幕上,巨穴般的室內燈火通明。天眼窗下,黑色大理石聖壇在月光下熠熠閃光。聖壇周圍,共濟會第三十三等級的高層人士全都落座手工打造的豬皮椅,陰郁地靜坐,等候見證入會。鏡頭別有用心地緩慢掠過他們的臉龐。

蘭登驚恐地凝視著屏幕。

雖然他未曾見過這場景,但卻十分好理解。最顯赫、最卓越的共濟會高層人士在全世界最有權勢的都會裏濟濟一堂,必有許多深具影響力的知名人士露面。果不其然,坐在聖壇周圍的那些人身披綢袍和共濟會飾裙,渾身珠光寶氣,大都是美國最有威望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