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092章(第4/6頁)

張超和陳蓉聽到這從未有過的解釋,居然還有個“浙濱茶樓”,難怪不叫在浙之北,而叫在浙之濱,原來還有這段故事。

陳德茂繼續介紹:“下一句,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這句話一般認為是校歌裏最好理解的,本來我們校訓就是‘求是’,這句話意思自然說,求是的本質,就是求真。但仔細一想,其實這兩句話是重復了。什麽叫求‘是’,《說文》中解釋,‘是’的意思即‘真諦’,和‘真’一模一樣。就算工科學生,也明白,‘求是’的意思就是追求真理,根本無需對‘求是’進行解釋。馬一浮先生是一代國學大師,校歌中用了許多生僻的典故,其他學生不懂的典故,他沒解釋,反而要對這句最簡單的話,解釋一遍?那就太低估馬老師的國學造詣了!

為什麽後一句要重復解釋一遍‘實啟爾求真’?校歌不同於文章,最簡潔才好,前後兩句同個意思,不是很累贅嗎?關鍵的隱藏意思,就在後一句的‘真’字上了,什麽叫‘真’,既然這是文言文寫作的,真的意思,自然不是白話文中的解釋。《說文》裏面解釋,‘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是指神仙的一種說法。所以古代的道士,才叫真人,還有全真教,都是同個意思。也就是說,到達‘真’的境界,其實就是達到了宇宙‘大道’的境界。所以,這整句話的意思是,求是會的成員呐,你們要追求的,是宇宙大道啊!”

“再下一句,習坎示教,始見經綸。習坎是個典故,比喻流水。整句表面意思是,要像流水那樣,孜孜不倦地教育學習,才能掌握書本中的真正知識。不過按照求是會的理解,習坎是分開來解釋的。習,指學習。坎,八卦中的水。為什麽要學習八卦呢?這自然是對求是會的成員說的。”

“再下一句就簡單了,無曰己是,無曰遂真。因為求是會是個秘密組織,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要說自己是求是會的,不要告訴別人追求的是‘真’。就是要求是會成員對外界保密。”

“下一句,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開物前民。這句話意思,自然指大學生要創新,要變革,Z大學生要成為國人創新變革的先導者。但按求是會的解釋,這句另有所指。其中後兩句,指了三個人名字。何以新,陸開物,陳前民。這三人都是留杭求是會的骨幹,也為抗日和保衛故土做出了傑出貢獻。何以新,就是著名教育家何燮侯,他還當過北大校長,當時住余杭,何以新是他那時報刊上發表文章的筆名。陸開物和陳前民,是兩位校友,分別是寧波和台州的鄉紳,兩位為求是會的研究和行動提供了很多資金和人力上的支持。這兩位並沒有學術上的貢獻,所以後人並不知道名字。”

“接著的一句,嗟爾髦士,尚其有聞。是對求是會成員說的,你們求是會中的青年才俊啊,要記住這些人。因為當時Z大西遷,求是會的年輕成員,並不了解浙江地區的情況,甚至不認識這些前輩。所以暗喻他們身在他鄉,也要對同志,心懷感恩。”

“念哉典學,思睿觀通,有文有質,有農有工。這句話,就是告訴求是會中的年輕人,雖然追求的是宇宙大道,但大道的基礎是學習各類知識,不管文科工科,不管工還是農,都有學習的地方,千萬不能眼高手低啊。”

“後一句,兼總條貫,知至知終;成章乃達,若金之在熔。這句話按校歌的解釋,自然是成功不容易,就像真金要通過長久的煉制,才能出來一樣。而按照求是會的意思,成功不容易,就像古代煉金士,煉出金丹的過程一樣。”

“最後一句,尚亨於野,無吝於宗,樹我邦國,天下來同。這句就是告訴求是會的人,不要有門戶之見,條條大路通羅馬,萬般知識都要學。而掌握這些的目的,是為了學校發展,為了國家,為了民族。”

聽完了陳德茂的講述,張超和陳蓉仿佛上了一堂最生動的史學課,原來校歌背後,還藏著這麽多的故事,真是想到想不到,做夢都想不到啊!仿佛有種醍醐灌頂,大徹大悟的快感。再回頭去看本子上括號裏的那些解釋,就完全通了。

陳德茂講完這些解釋,自己也是越發激動:“當年我在不知道校歌的這種解釋前,做夢也想到不校歌竟隱藏了一個一個大秘密,想不到啊,想不到啊。你們看。短短百來字,開篇先闡明何謂‘道’,何謂‘器’,又講了宇宙陰陽五行的融會貫通法則,接著又闡述求是會追求的本質,還告誡年輕會員不要忘記故土老人,再談求是的過程不易,成員該如何學習,最後提綱扼領,講出求是會宗旨是為了學校,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前後連貫,頭尾呼應,一氣呵成。即是校歌,又是會歌,實在是千古絕唱,馬一浮前輩的至深功力!絕唱啊,絕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