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會(第4/4頁)

“有一幅畫,”他沒有意識到我不安的表情,說道,“還有一幅畫,你沒見過。”他拉開帷幕,裏面有一幅瑪琪莎・阿芙羅狄特的巨幅畫像。

這是勾畫出她超常美麗的人類藝術的巔峰。在公爵宮殿出事的第二天晚上,我又一次站在她優雅的體態的畫像面前。她臉上的表情,雖然笑容常駐,但是仍然潛藏著(難以理解的反常!)一絲憂郁,這恰恰是她完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右臂放在胸前,左手向下指著一個非常奇怪的花瓶。但見一只漂亮的小腳,赤裸著踩在地上——在似乎包藏著她的美麗的耀眼的空氣中很難看清楚,飄著一對構思精巧的翅膀。我的視線從畫上移到我朋友的身上,嘴裏不禁脫口說出查普曼的《貝西・丹布瓦》[12]中一句生動的話語:

他起來了像一尊羅馬塑像!他會站到死神將他變成大理石之時!

“過來!”他最後說,然後轉向一張華麗的釉面銀桌,桌上有幾個鍍得很漂亮的高腳杯和兩個與畫像中看到的獨特花瓶一樣的花瓶,倒滿了叫做“約翰裏斯堡”的酒。“來!”他突然說,“我們喝酒!還早——我們喝吧。時間的確還早。”他若有所思地繼續說,像是一個小天使拿著一把沉重的金榔頭一樣。太陽出山才過一個小時——“的確還早,可有什麽關系?我們喝吧!我們來敬這神聖的太陽一杯!太陽出來後,這些花花綠綠的燈和香爐便會急不可待地離去。”他要我與他幹杯,然後一口氣幹了幾大杯酒。

“做夢,”他抓起一只華麗的花瓶放到香爐的光線中,繼續用隨意的口氣說:“做夢是我的終生職業。就像你看到的那樣,因此我建了一幢做夢的房子。在威尼斯的中心我還能建一幢更好的嗎?你看看你的四周,真的,是建築裝飾的大雜燴。愛奧尼亞[13]的高雅為古老的設計所觸怒,埃及的獅身人面像躺在金地毯上。只有膽小的人才認為效果不協調。地點特別是時間的恰當是令人頭痛的事,使人不敢考慮壯觀的設計。我曾經自己成了裝修師:但那種愚蠢的升華並沒有對我的靈魂起作用。現在,這一切都很合我的口味,像這些阿拉伯式的香爐一樣,我的精神在火中扭曲,我為此發狂,更瘋狂地幻想著我正在追尋的那片土地和那真正的夢。”他突然停下來,將頭埋在胸前,好像在聽一種我聽不見的聲音。最後,他站起身,向上看,念出奇切斯特教區主教的兩行詩句:

為我呆在那裏,我一定會在那空谷裏同你相會。

過了一會兒,由於酒的作用,他一屁股坐在有墊矮凳上。

樓梯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便是猛烈的敲門聲。我等待著第二次騷擾,突然,門托尼家的一個小侍沖進房裏,又踉踉蹌蹌地出去,激動得哽咽著斷斷續續地說,“我的女主人!——我的女主人!——服藥自殺——服藥自殺了!噢,美麗的——噢,美麗的阿芙羅狄特!”

我手足無措,跑到矮凳前,盡力搖醒沉睡的人,讓他知道這驚人的消息。可他四肢僵硬——雙唇發青——剛才還炯炯有神的雙眼死一樣凝滯。我跌跌撞撞地退到桌邊——手摸到一只破碎的發黑的高腳杯——我心裏突然意識到整個事情的可怕。

鄧英傑 譯

[1]意大利威尼斯運河獨有的長形平底輕舟。——譯者注 [2]尼俄伯,希臘神話中底比斯王後,因哀哭自已被殺的子女而化為石頭。——譯者注 [3]薩提羅斯,希臘神話中性好歡娛樂及耽於淫欲的森林之神。——譯者注 [4]普林尼(23——79),古羅馬作家、政治家、博物學家、百科辭典編纂者,編有《博物志》37卷,涉及大量的自然科學。——譯者注 [5]裏阿爾托,尼斯的一個島,曾為商業中心。——譯者注 [6]托馬斯·摩爾(1477—1535),英國人文主義者、作家、政治家。代表作有《烏托邦》。曾任內閣大臣,因在教會政策問題上與國王威廉意見分岐。1534年被抓入獄,次年被處死。400年後,被追謚為聖徒。——譯者注 [7]契馬布埃(約1240—1300),意大利佛羅倫薩畫家,活動於意大利拜占廷藝術風格由盛而衰的時期。其作品為意大利繪畫帶來新的空間意識和雕刻特征,被看做西歐新舊繪畫傳統的分界線。——譯者注 [8]圭多,13世紀意大利畫家,是最早突破拜占廷繪畫古老格套的意大利畫家之一。——譯者注 [9]卡諾瓦(1757—1822),意大利雕刻家。——譯者注 [10]珀塞波利斯,古波斯都城,其廢墟在今伊朗設拉子附近。——譯者注 [11]波利齊亞諾(1454—1494),意大利詩人,人文主義者,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文學研究先驅之一,他1480年寫成的詩劇《奧爾甫斯》是意大利最早的世俗劇。——譯者注 [12]《貝西·丹布瓦》,英國翻譯家和劇作家查普曼(1559—1634)的三部著名歷史悲劇之一。——譯者注 [13]奧尼亞,古希臘工商業和文化中心之一,在小亞細亞西岸。——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