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刑警探案 第三章 白晝劫殺震動江城 連番苦戰百日擒兇

現今年過三十,當時生活在江口市區及其周邊的人,也許都還記得1996年發生在市區的“1.2”搶劫殺人案。

這起案件從案發開始,就被新聞媒體跟蹤報導,“炒”得沸沸揚揚,一度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關注。

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多年來心氣平和、安居樂業的市區居民,頓失安全感,也給市區各級公安機關特別是刑偵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工作壓力。

偵查人員苦戰百日,案件告破。領導們彈冠相慶,紛紛找到了自己的作用定位;市民們如逢盛節,惶恐之心漸安;刑警們卸下重負,長長地透出一口氣。

今天,我翻看了那些報導和總結,某種感慨更加強烈:偵查破案也是政治!公安機關是國家機器,是專政工具,與政治密不可分。但是,如果說偵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與政治掛鉤,我總覺得有些牽強。當人們在評功擺好和喜慶勝利之余,有多少人知道,普普通通的刑警們,在這起案件的偵查中,作出了多大的奉獻,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百日在歷史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在人們期待“立即破案”的偵查活動中,又是多麽漫長難熬的時光啊!他們堅忍持平,聆聽著越來越變得心煩意躁的領導們的嚴厲批評,甚至是不知所以的指責;他們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擔心在某個環節上出現紕漏,而遭致責任“倒查”的追究;他們靜聲低氣,害怕見到一些不能理解的群眾投來的憂怨嘲諷的目光。其實,當我在發表這些議論時,我也知道,這並沒有違反時下通行的“上言下行”的規則和“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古訓。但是我相信,作為一個職業偵查員,這一段倍感沉重、在酸處中包含著成就的經歷,將會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裏。

時間:1996年1月2日下午二時許。

地點:市區光明新村25幢401室。

人物:市財政局辦公室副主任許堅。

原因:殺人搶劫。

結果:許堅被鐵榔頭猛擊頭部致死,屍體倒臥在餐廳和廚房之間的血泊中。臥室被翻箱倒櫃,失竊兩枚金戒指、一條金項鏈、一件皮夾克以及國庫券和現金等物。

勘查:現場提取到犯罪嫌疑人不完全的足跡數枚、工具撬壓痕數枚、手指印一小塊。

刑事技術人員在進入現場時,除看到滿地拋落的衣物外,還發現廚房內煤氣閥門被打開,室內溢滿煤氣,少許火星就會引發爆炸。水池裏留有一盆殷紅的血水,旁邊丟棄著一條血跡斑斑的濕毛巾,分析認為是作案者在殺人後,擦拭、清洗血汙的雙手後,繼續翻尋財物,最後施放煤氣逃跑。

由於這起案件發生在市區人口密集的居民新村,時間在白天,也由於死者是市財政局幹部,一時間震驚了市民,震動了市區。人們議論紛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甚至與官場爭鬥、經濟腐敗聯系起來,捕風捉影地編造出許多故事。江口長久良好的治安狀況,使家住在崇瑯福地的居民,過慣了閑適、安寧的日子,這起惡性案件突然在身邊發生,缺乏心理準備的人們,仿佛頓時失去了依靠,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們用各種方式表達著他們的關切和期待。市委書記、市長在案發第一時間作出指示:“公安機關必須全力以赴,千方百計,立即破案,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江口市公安局在崇瑯公安分局會議室設立了偵查指揮部,前線指揮由分管刑偵的副局長王又恆擔任。市、縣、區共抽調1000多名警力參加了對崇瑯、大閘、開發區,臨江市,水上等區域的排查。

指揮部下設技術組、排查組和檢查督導組。技術組承擔現場的封閉及反復勘驗、對現場提取的物證進行分析,提供案犯刻畫的判斷意見、開展比對檢驗,鑒別排查出的嫌疑對象的是非。排查組負責本區域範圍內具備作案因素和作案條件的嫌疑對象的排查,要求是縝密嚴謹,該做的工作一次性到位,該排查的對象一個不漏。檢查督導組的責任是對各排查區域的工作進行巡回檢查,聽取匯報,掌握工作進度,糾正工作誤差。

在偵查工作的前期,我作為指揮部的成員,被分派到臨江市進行督查。

偵查工作的初期,指揮部確定了“地毯式轟炸法”的工作方針,采用“人海戰術”,在偵查區域內,以住戶為單位,進行交叉走訪排查。這裏有幾組數字,足以見證當時的工作量:一周內,共梳理出工作對象30000多名。三天內,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設卡檢查車輛5000多輛。十日內,在建築、拆舊工地清查外來民工8000多人。工作中雖然發現了不少線索,通過查證也破獲了一批盜搶案件,但指揮部的這種“大面積拉網、卷席式排查、短平快見效”的期望沒有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