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4頁)

他的頭發稀疏的女兒會避開他的眼睛,說因為聖誕節已至,期末考試臨近,她的申請報告和要填的表格還沒準備好。但是她會申請的,肯定會。

當然,亨利的使命就是要他的女兒當著眾人的面許下承諾,也不管這樣的話她又要和未婚夫分居半年之久。

萊姆一直覺得他的伯伯能成為一流的出庭辯護律師或卓越的政治家。

吃剩的火雞和甜餅被收拾幹凈,柑曼怡、咖啡和茶水端上桌後,亨利引領眾人走進客廳。客廳裏巍然聳立著一棵高大的聖誕樹,壁爐裏的火苗燒得正旺,墻上掛著一張林肯祖父陰郁的畫像。他是哈佛大學的教授,擁有三個博士頭銜。

比賽時間開始了。

亨利會提出一個科學難題,第一個答上來的人得一分。前三名將會獲得由亨利親自挑選,由波拉精心包裝的獎品。

緊張情緒顯而易見,只要有亨利主持,一貫如此。所有人都認真嚴肅地對待比賽。林肯的父親總能答對好幾個化學方面的問題。如果問題中有數字計算,他的母親,一位兼職的數學教師,有時候還沒等亨利把題目說完,就給出了答案。然而整場比賽結束時,排在前幾名的往往是這幾個堂兄弟姊妹——羅伯特、瑪麗、林肯和亞瑟,還有瑪麗的未婚夫。

快到晚上8點,比賽即將結束時,參賽選手們差不多都挪到了椅子邊上。每提出一個新問題,排名就會發生變動。手心都沁出了汗。波拉是計時員,當她的計時器上還剩下最後幾分鐘時,林肯一連搶答了三個問題,險勝第一。瑪麗第二。亞瑟第三。

在一陣鼓掌聲中,林肯誇張地鞠了一躬,從他的伯伯手中接過第一名的獎品。他還記得打開深綠色的包裝紙時,他驚詫不已。那是一只透明的塑料盒,裏面裝著一個1立方英寸大小的水泥方塊。當然,這可不是惡作劇。林肯手上拿的是芝加哥大學斯塔格運動場的一塊水泥。首次原子鏈式反應就是在和他堂兄同名的人亞瑟·康普頓和恩裏科·費米的指揮下,在此地進行的。顯然,在20世紀50年代,該體育場被拆毀時,亨利留下了其中的一塊碎石。林肯被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獎品深深地感動了,突然為自己嚴肅認真地參加比賽感到欣喜。至今,那個石塊還藏在地下室的一只紙板箱裏。

但是林肯沒時間欣賞他的獎品。

因為當晚他和阿德裏安娜在深夜有個約會。

就像關於家人的回憶突然闖入腦海一樣,那個漂亮的紅發女體操運動員也在他的記憶中浮現。

阿德裏安娜·瓦萊斯卡——姓氏發輕柔的V音,是第二代格但斯克人的鄉音——在林肯高中的大學顧問辦公室工作。高三伊始,他向她遞交若幹申請表時,發現她的辦公桌上有一本海因萊因的《異鄉異客》,這本書他經常翻看。他們討論了這本書。大多數觀點相同,偶有異議。一個小時過去了,林肯這才意識到錯過了化學課。不要緊。事有輕重緩急。

她修長苗條,戴著隱形牙套,絨線衫和大喇叭牛仔褲包裹著她那迷人的身材。她的笑容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性感誘人。很快他們就開始約會了。兩人都是初涉愛河。他們參加彼此的運動會,去參觀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索恩畫室,去古城的爵士樂俱樂部,有時會到她的雪佛蘭蒙紮的後座上纏綿,其實已經算不上後座了,卻也正合二人心意。以田徑賽的標準,從他家小跑一段就能到阿德裏安娜的家,但是跑步是絕對不行的,不能大汗淋漓地出現在她面前。所以他只要能借到家裏的車,就開過去見她。

他們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就像和亨利伯伯相處時一樣,他和阿德裏安娜針鋒相對。

障礙還是有的。他第二年就要去波士頓上大學,她則要去聖地亞哥學習生物學,到動物園工作。這些不過是節外生枝而已,但是萊姆從不把節外生枝作為借口,那時如此,現在依舊。

後來,在那次事故之後,在他和布萊恩離婚之後,萊姆常常會想,假如他和阿德裏安娜在一起,將愛情進行到底的話,會有怎樣的故事。其實那個平安夜,林肯差一點就求婚了。他考慮著送給她“一個與眾不同的石塊”(這句話他清晰地背誦過)而不是一枚戒指。那是在他伯伯舉辦的科學小競賽上得來的獎品。

但是由於天氣原因,他還是放棄了。他們在一條長椅上相擁而坐時,雪花開始從中西部寂靜的夜空爭先恐後地飄落下來。幾分鐘後,他們的頭發和大衣上就落了一層濕漉漉的白雪。趁冰雪還沒有把路封上,他們就各自回家了。是夜,他躺在床上,裝著水泥塊的塑料盒放在身邊,他還在演練求婚台詞。

但是從未說出口。意外事件擾亂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各奔東西。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微小得一如在寒冷的體育館被誘發裂變的、看不見的原子,但卻永遠地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