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七星屍(上)

“你師父也問過這件事?”唐千林聞言反問,“什麽時候問的?”

倪小婉答道:“師父死前頭幾日,他外出回來之後,就很著急的問了我這件事。”

唐千林又問:“他有沒有說自己去見什麽人了?”

倪小婉搖頭:“我跟隨師父到哈爾濱之後,除了關新月之外,他沒有帶我見過其他人,就算是關新月,我也只是見了一面,基本上都是我在關新月的店鋪裏等他,沒有進去過裏屋。”

自從六年前楚樂康在鄭家村救下倪小婉之後,他就將倪小婉一直帶在身邊。頭兩年還好,楚樂康整日都在教倪小婉讀書寫字,後來就變得行蹤不定,經常事先在家備好幹糧和飲水給倪小婉,然後便出門了,一去就是好幾天。

倪小婉道:“師父離家的時候,我就在家讀書習字,至於他出去做什麽了,又在調查什麽,我一概不知,他也不告訴我,但我知道和薩滿教,薩滿靈宮有關系。”

唐千林問:“你師父的定嵍尺、定風尺呢?”

倪小婉搖頭:“不知道,也許放在某個家裏了。”

“某個家裏?”唐千林很疑惑,“什麽意思?”

倪小婉道:“我們有很多個家,今天住這裏,明天住那裏,師父說這是為了安全,我也想和師父一起出去,可師父說江湖險惡,還不到我闖蕩的時候。”

唐千林道:“好吧,這些事等我們出去之後再說,你先告訴我,關於歷史上鄭家村出現大規模人口失蹤的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小時候曾經聽爺爺說起過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和鄭家村的來歷有關。”倪小婉回憶道,“我爺爺說,那時候還沒有鄭家村,整個地形也和現在的不一樣,人數比現在要多,也不種田,基本上以放牧為生。”

唐千林問:“聽你這麽一說,鄭家村的人都不是漢人?”

“不,基本上都是漢人,只是以前這裏不叫鄭家村,至於叫什麽,我爺爺也不知道,那時候這裏住著的的確都不是漢人。”倪小婉看著唐千林說,“就是發生了那一系列人口失蹤事件之後,才有了鄭家村。”

唐千林聽了覺得奇怪:“你的意思是,這裏的遊牧民族部落離奇消失之後,才有了漢人遷移到這裏來?”

倪小婉搖頭:“不是遷移,按照我爺爺的說法,鄭家村祖輩是領了皇命來的。”

“皇命?”唐千林聽到這一愣,“我想想,洪武年間,明朝在這裏建城,直到明成祖時期,朱棣才將這裏命名為撫順,你又說領了皇命,難道說鄭家村的祖輩是軍戶?”

倪小婉問:“師叔,什麽叫軍戶?”

唐千林解釋道:“明朝結合前朝屯田駐兵的經驗,實行的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軍事制度,除了京師的衛所之外,其余地方都實行軍屯自給,目的就在於減輕國家負擔。而且還實行了軍戶世襲制度,軍有軍籍,民有民籍,軍丁不受地方行政機構管束,軍丁世襲,一人從軍,一家便永遠成為軍戶……”

軍戶的起源,有最早跟隨朱元璋的從征兵,也有元朝時期割據勢力的歸順兵,還有一種就是“恩軍”,也就是犯罪充軍的士兵。

倪小婉忽然道:“對,恩軍,我想起來了,我爺爺當時說鄭家村的祖輩就是恩軍。”

唐千林點頭:“那就對了,你繼續往下說,發生了什麽事?我們也繼續往前走,看看洞穴深處還有什麽。”

倪小婉跟在唐千林身後,邊走邊說:“那批恩軍來到這裏,其一是來勘查地形的,其二是接到了這裏有流寇的消息。”

唐千林扭頭道:“流寇?”

倪小婉道:“對,流寇,也就是有流寇消息傳出來的時候,這裏便發生了大規模的人口失蹤事件。”

在當時這種邊境地界,有流寇是很尋常的事情,通常官府都是應付了事,能發現就追蹤斬殺,發現不了,安撫下被騷擾的百姓就算結案。

而這類追捕流寇的案子,一般都交給恩軍去做,因為他們都是戴罪之身。

當這批恩軍來到這片地區的時候,卻發現那個部落的牧民正準備遷移離開,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隔兩天就有人失蹤,還因為這些失蹤的人隔幾天又重新出現了。

唐千林駐足停下:“消失了又出現?還告訴其他人自己就要死了?”

倪小婉道:“對,很奇怪吧?最奇怪的是,他們自己還選好了墳地,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那一代的遊牧民族都不會采取土葬的方式,大多數都是火葬或者天葬,而失蹤者告知其他人,如果自己死後不土葬的話,部落就會遭殃。”

部落的人當然不相信失蹤者,覺得他肯定是中邪了,沒想到當晚失蹤者就暴斃,部落的人按照習俗就將其火葬。誰知道第二天早晨起來,部落裏不僅又失蹤好幾個人,而且他們大批的牛羊死在了河邊上,還查不出任何死因。